各市(州)教育局、各相关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25〕1号)要求,现将贵州省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责任感
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乡村振兴、兴边富民、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人才的层次结构,提升少数民族人才综合水平的需要。各地、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与认识,协同做好有关工作,努力培养一大批立场坚定、思想过硬,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准确把握骨干计划的政策要求
(一)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由教育部按学科门类分别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不再享受其他初试加分和照顾政策,不得兼报其他专项计划,不得兼报硕士研究生普通计划。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
(二)实施南疆高校教师专项计划,招生对象不限地区,不限民族,毕业后定向到南疆地区就业,重点保障南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定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计划、定向西藏新疆公共管理硕士计划、定向西部省区防震减灾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注意:以上各专项计划中,“南疆高校教师专项计划”明确了具体招生专业(详见附件2),除“南疆高校教师专项计划”的其余各专项计划招生对象有限定条件(详见附件6)。
(三)除南疆高校教师专项、定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计划、定向西藏新疆公共管理硕士计划、定向西部省区防震减灾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等各专项计划外,其他骨干计划招生录取考生中,汉族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20%。
(四)骨干计划招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严格执行《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文件。各招生单位应规范招生程序、严格录取标准,坚决杜绝违规行为。对违反相关规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已录取的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五)2026年教育部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500名(名额不分配到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000名,其中贵州省338名,具体见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表(附件1)。
三、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
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生源地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应届、往届非在职考生和在职考生,以及在国务院公布的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工作3年及以上,且报名时仍在上述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在职考生;报考南疆高校教师专项的各族考生;在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以及在西藏工作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四、资格申请流程
(一)资格申请与审核平台
报考2026年骨干计划的考生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的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研招网”首页-“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资格申请平台”,网址:http://mz.chsi.com.cn/mzjh/stu/)提交申请信息,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注意:报考前须与所报学校的招生工作部门联系或从学校官网了解拟报考专业是否列入骨干计划等事项,所有报考信息(含报考类别、报考院校、专业等)按要求完整填写并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和修改。
(二)平台开放时间
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资格审核平台开放时间为2025年10月9日9:00至10月24日22:00,考生提交申请信息后,工作人员将于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考生须于截止时间前提交申请信息,并及时查看审核结果。博士资格审核开放时间将根据各招生单位具体情况延长。
(三)所需材料
申请资格审查环节应认真填写各项信息,此外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证国徽面和人像面;
2.居民户口簿首页和本人页;
3.学历证书(往届生提供)或就读证明(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提供);
4.学位证(往届生提供,应届生可不提供);
5.工作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在职考生必须提供,须注明单位同意职工本人报考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并知晓相关政策);
6.在职证明材料(在职考生必须提供,要求:1.工作性质为全职、与用人单位存在实质性劳动关系,报名时仍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2.在职考生身份界定以用人单位与职工本人签署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为职工本人缴纳的社保或为职工发放工资的佐证材料为准;3.汉族考生须为贵州户籍,须出具在民族自治地方3年以上在职证明材料。)
注:文件格式支持jpg、jpeg、png、pdf,每类文件数量上限3个,总体文件大小10M以内。
(四)结果反馈
考生提交申请后,注意到平台查看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后即可通过研招网报名骨干计划。考生在研招网报名时,非在职考生定向单位一栏填写贵州省教育厅。报名完成后可在平台自行下载打印审核通过的《考生登记表》。注意:考生在骨干计划资格申请环节与在研招网报名环节填写信息须保持一致,若考生因各环节填写信息不一致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
五、签署定向协议书
被录取的考生通过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签署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毕业生定向就业协议书。签订协议时间待教育部与招生单位通知。
六、其他注意事项
(一)报考考生应对本人提交的证件及资料、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硕士研究生资格审查通过名单将按要求在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公示。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一律取消报考和录取资格,对因提供虚假信息而通过网上申请资格审查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及社会影响自行承担责任。
(二)未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博士研究生;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限内可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并签署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服务年限按新协议重新计算。
(三)按照教育部规定,毕业后,骨干计划在职考生回本人原工作单位就业;骨干计划非在职考生必须在定向省份或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等定向地区就业,不包分配工作。硕士毕业服务年限不得少于5年(含5年,其中西藏班、新疆班教师和管理人员为8年),博士毕业服务年限不得少于8年(含8年)。考生不得违约,请慎重决定是否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四)毕业后,骨干计划在职考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学生档案等,由招生单位寄送至原工作单位;非在职考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学生档案等,由招生单位寄送至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邮寄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朱东路162号;接收部门: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联系电话:0851-86810407;邮编550081)。考生可在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官网(http://www.gzsjyzx.com/)查询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档案信息。
(五)未尽事宜,请查阅教育部、招生单位等相关文件和简章。
附件1:贵州省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表.xls
附件2:2026年骨干计划南疆高校教师专项硕(博)士计划表.xlsx
附件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毕业生定向就业协议书.doc
附件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南疆高校教师专项定向就业协议书.docx
附件6:关于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有关事项的说明.docx
贵州省教育厅
2025年9月30日
(骨干计划政策咨询电话: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0851-85285464。教育部学生中心系统操作咨询电话:010-6835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