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战线联播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践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出海”模式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卫生健康类职业院校,作为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单位,学院在67年的办学历程中,坚持练好“基本功”、搭好“交流台”、下好“合作棋”,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加快推进“走出去”,奋力打造教育交流、技能交流和人文交流的“职教出海”品牌,积极探索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出海”模式。

一、构建“盟会赛坊”合作模式,助力国际交流成果“落地生根”。一是组建“联盟”。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的积极参与者、践行者,学院2022年牵头成立国内首个中国—东盟护理高质量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从成立之初的32家扩展到如今的46家,来自中国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等11个国家的院校及医疗单位加入;连续3年举办联盟圆桌会议,与会各方现场参会,围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护理创客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等领域深入探索,共建共享《中国—东盟护理技能大赛》竞赛标准、《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标准、《护理学创客教育理论与方法》课程标准。二是办好 “大会”。先后举办“中国—东盟护理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东盟护理与健康国际学术论坛”“中国—东盟数字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等11个国家和地区,500余名兄弟院校相关领导、医养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参会,国内外大咖进行专题讲座60余场,壁报交流50余篇,分享最新动态,促进深入合作。三是用好“大赛”。举办“中国—东盟技能大赛护理赛项”,该赛事自2022年连续举办3年以来,范围逐步扩大,吸引了来自中国与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10个国家的优秀青年学子同台竞技,开放式的竞赛现场,师生可同步观摩,实现了护理专业资源国际共享。四是搭建“工坊”。即:搭建“急危重症虚拟仿真教学工作坊”。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桥多洞多、地形复杂,一旦发生灾害,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医疗处置,江智霞教授科研团队着力开发了一系列移动端急救游戏软件、VR端创伤救护软件、蛇咬伤、淹溺急救等15套急救技术软件,并通过工作坊形式进行了应用与推广;国外嘉宾们沉浸式体验虚拟仿真设备,对虚拟仿真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后续现场急救技术虚拟仿真软件“出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共建共享共用”资源平台,同育国际医护人才“开花结果”。一是海外办学,共育人才。学院坚持与海外高校联合开展专业共建、课程共担、师资共享、基地共用、人才共培,以实现资源互补。基于坚实的合作基础,在巴基斯坦成立“中巴国际学院”,签订“CCTE现代化中巴双学历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培养项目”协议书,共育护理国际人才;构建中巴“2+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护理专业课程标准、人才培养,实现互惠共赢,现已招收巴方学生25名。这是中国在巴基斯坦设立的首个护理专业海外分校,该项目的落地为进一步深化两国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授予学院“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二是资源输出,拓展布局。学院基于贵州复杂地形地貌,着力开发急救技术虚拟仿真软件,坚持“对方所需、我方所长、资源共建、成果共享”为原则,于2024年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急救技术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多语言版本止血急救技术虚拟仿真实训软件PC端等7套现场急救技术与设备,提供给坐落于泰国曼谷(与贵州有着相似的地形地貌)的泰国纳瓦民塔提腊大学(我院“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学校)。鉴于双方务实的合作,泰国教育部颁发学院“中泰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今年,学院持续拓展海外办学布局,与越南、泰国3所高校签署《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框架协议》,海外落地“语言+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积极构建职教出海“贵州护理”新范式。三是标准先行,共建共享。对接巴基斯坦萨伊德·瓦希德FMH护理学院资源,输出课程标准31项,获巴方认证;《急危重症护理学》《营养与健康》课程标准被泰国教育部门在高校中宣传和推广,并获泰国官方认证。“中文+数字解剖”培训标准、“中文+急救技术”培训标准输出,为国外高校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教育模式。自主开发中英《中文+中西医急救适宜技术》《中文+人体结构术语》母版手册,并与泰国、越南高校合作开发中英泰、中英越子版手册。推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技术共研共用,打造国际交流合作“贵州护理”样板。

三、创立“融、汇、贯、通”四步法,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百花齐放”。一是“融”入文化交流大势。借助学院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立足办学特色,依托“一寨一区四基地”,即一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音寨;一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金海雪山;四基地:急危重症虚拟仿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贵州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贵州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校旅结合,300余名国外师生体验专业技能、感知多彩贵州,促进文化交流。二是“汇”集青年学子技能展示。在泰国举办“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护理急救技能海外行活动”,将护理技能、急救技术、急救科普、急危重症虚拟仿真设备等技术技能与科研成果进行展示,来自泰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院校进行观摩体验,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新成果、新形象。46名学生赴泰国交流护理技能和急救技术;学生参加在泰国纳瓦民塔提腊大学举行的创新创业大赛,获“最佳灵感奖”。三是“贯”穿中西医产教融合教育教学。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中资企业正在以稳健的步伐拓宽海外市场,保障企业员工生命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秉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与泰国纳瓦民塔提腊大学共建“护理+中医”急救产业学院,开发《中文+中西医急救适宜技术》国际课程,“贯”穿中西医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及中资企业。四是“通”力协作共建数字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院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急危重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优势,与泰国纳瓦民塔提腊大学共建共享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现场急救技术落地泰方学校。并与该校“通”力协作共建数字教育资源,升级中、英、泰三语现场急救技术虚拟仿真软件,开发智慧国际课程。面向乌兹别克斯坦什干布哈拉州医学院296名医学生开展“中文+急救技术”培训;面向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企业员工101人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面向海外分校25名护理专业应届生开展“中文+数字解剖”培训。

在此背景下,学院坚持将师生“走出去”作为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学习项目等活动,现有37名教师留学海外(其中,博士2名,硕士35名);每年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参加海外培训,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教师连续2年参加国际护士大会,并在会上交流分享科研成果;依托“千人留学计划”,选派44名学生赴泰国纳瓦民塔提腊大学短期留学;师生年均参与国际交流比率达82%、85%。此外,我院自2024年8月获批国际学生招收资质以来,积极开展国际学生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已招收留学生32名,首批12名留学生于今年上半年到校学习,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院获评“2024年走向世界的中国职业教育方案——共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成果”优秀案例2项,2025年获批贵州省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开放办学改革成果显著。未来,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立足自身需求及区域发展实际,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为贵州职业教育品牌“出海”走向世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