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作为全国七大辣椒主产区之首,辣椒产量占全省32.4%。近年来,遵义师范学院紧密围绕地方辣椒主导产业,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与产学研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十年来,累计服务企业80余家,申请发明专利20项,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推广成果覆盖30余万亩,培训技术人员4000余人,带动经济效益近3.2亿元。2025年,遵义师范学院在国际辣博会上荣获“十年辣博突出贡献奖”,相关经验已推广至酱香白酒等地方六大产业。2024年,学校还获遵义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突出贡献“市长奖”及“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一、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学校以科技服务为抓手,将高校科研优势与产业、企业需求深度融合,覆盖环境保护、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全链条。派出10名教授、博士团队参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育种研究与工艺改良,团队撰写《遵义世界贸易辣椒加工基地建设研究》调研报告,合作完成科研项目14项,实现90%的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获8项发明专利和7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牵头建立贵州省高等学校新型生态肥料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山地智慧农业工程中心等10余个省级平台,研发3个系列10余个配方的专用生态肥,相关成果曾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二、深化产教融合,培育产业急需人才
围绕辣椒产业需求,学校构建“课程—校企—双创—人才”赋能体系,与贵三红、卓豪食品等30余家骨干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实施“订单培养、菜单教学”,累计输送辣椒专业技术人才500余名,对口就业率达92%,其中80%毕业生在半年内晋升技术骨干。依托园艺专业建成“辣椒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9门省级一流课程,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12项。组织学生跨学科专业参与包装设计、文创产品开发,打造创意“辣椒文化墙”“非遗工坊”等。利用“一带一路”黔货出海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基地,组织留学生开展国际直播带货。
三、搭建协作平台,增强产业服务实效
通过校地、校企、校产(业)、校园(区)、校农、校工、校协(会)等多方合作,学校共建“遵义市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辣椒科技小院”“振兴遵义辣椒种业联盟”等平台,培育3个辣椒研发机构,服务企业45家,形成“高校智库+企业+合作社”协同模式。省级科技特派员推广“精准施肥、绿色防控、标准化生产、病害防治”等“五大技术”,覆盖面积超20万亩,助力辣椒增产6.4%-10.8%,获授专利8件。辣椒山地小型农机创新团队自主研发轻量化移栽机、山地收割机、智能植保机、烘干机、剁椒机、炒制机等四大智能装备系统,获授权专利10件。辣椒智慧农业团队构建包括物联网监测网络、生长模型与专家决策系统在内的智慧平台,显著提升产业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