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以“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为基础,以赛事与课程深度融合、赛事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赛事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为路径,构建了领导重视、系部协同、师生联动的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有效带动和引领学生创新创业。
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指导能力。学校依托“鲲鹏”创新创业论坛、双创沙龙等平台,通过专题培训、交流研讨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研究,产出理论成果,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融入日常教学。通过竞赛遴选“种子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辐射带动全校教师,营造鼓励创新氛围。引入校外资源,开设“鲲鹏班”,聘请企业家、投资专家等来校授课指导,同时建立创业导师库,通过双向选择为团队配备导师,推动校政企协同,帮助学生衔接技术与市场。
二是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夯实培养基础。实施“千百十”培养体系,面向全体新生开设通识基础课,从中遴选有潜力学生开设能力提升课再择优组建“鲲鹏班”进行实战训练,进行分层分类培养。提升现有课程质量,增开创业实践、管理等选修课,优化课程内容,并将前沿理论、新技术融入专业教学,增加实践比例,在各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元素。引进校外优质师资与课程讲座,推广项目式学习,推动课堂学习与项目实践、竞赛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评价创新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是搭建实践平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积极组织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鼓励跨学科组队,配备导师。建立班级至国家五级竞赛服务体系,通过竞赛打磨项目、培育能力,以赛促创促学。建设双创园、创客空间等孵化载体,联动各类实训资源,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定期遴选优秀项目入驻,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支持,推动项目落地转化与产业化。
四是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引导服务。支持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开展创意分享、成果展示、政策宣讲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利用“鲲鹏语”讲堂、论坛及实践基地,促进交流互动。邀请企业家、专家来校讲座,启迪学生创业创新思维。 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提升其在创新学习、创业活动、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能力。
2020年以来,学校获一类赛事国家级奖项36项,省级奖项514项。2021年,项目《月乡苗伊》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实现贵州职教在该赛事金牌零的突破。2022年,获“互联网+”大赛国赛1银2铜,是贵州唯一连续三年进入国赛决赛的职校;获“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2银1铜及全国“优胜杯”(贵州首座)。2023年,获“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一等奖一项,“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