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二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53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7-08-17 14:11 字体:[]

孙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研究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贯彻落实措施的建议》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中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精神,由省教育厅牵头,联合省相关部门,结合我省实际,草拟了《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文稿,现正在征求厅内相关处(室)意见阶段,下步将与省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及会签,由于涉及的单位部门较多,出台的《意见》必须符合我省实际,预计在今年底将正式下发我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

我们在文稿中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来贯彻落实:一是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二是要求加强研学旅行基地的遴选建设,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址、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历史文化遗迹、生态文明基地和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现代农业等资源进行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要求各级教育、文化、文物、旅游等部门要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审核研学旅行基地资质,督促研学旅行体验项目建设和开发,实行动态管理。三是要求各地设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首先,围绕“红色之旅”设计线路。我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许多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地要充分利用我省红色资源,突出“红色记忆”“重走革命旧址”等主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次,围绕“生态之旅”设计线路。我省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培育中小学生绿色生活理念、绿色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意识。其三,围绕“文化之旅”设计线路。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明清之际“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大规模进行汉族移民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有苗、布依、彝、侗、仡佬、水、瑶、土家等民族历时久远、个性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发研学旅行线路。其四,围绕“乡村之旅”设计线路。我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可从“古村古镇”、“休闲农庄”、“森林人家”、“民俗风情”、“水乡渔村”、“乡村度假”等不同维度设计研学旅行线路。精心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四是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要求各级有关部门和中小学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五是要求各地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使学生知识与情感、知识与实践、知识与创造力相结合,打造全国教旅一体化研学旅行省,推动贵州全省旅游提升旅游文化内涵,走出贵州省大旅游、生态文明、文化旅游之路。

贵州省教育厅

2017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