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光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问题。“十三五”以来,我省在制定出台的《贵州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贵州省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专门对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作出安排部署,并要求各地以县为单位综合统筹论证各方因素,适时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黔西南州可根据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中小学幼儿园分布实际,适当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
二、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自2014年国家启动实施全面改薄工作以来,我省抢抓机遇,认真落实国家部署要求,统筹了“十三五”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工程中的义务教育学校项目,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201.55亿元,按照“十有”标准和“六化四园”建设要求,重点加强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农村寄宿制学校5031所(小学3272所、初中1759所),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55%,在校寄宿学生180.1万人(小学66.6万人、初中113.5万人),农村小学、初中学生在校寄宿率分别为22.04%、69.95%,小学、初中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为5.23平方米、5.87平方米,生均食堂面积为2.77平方米、1.54平方米,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满足学生寄宿生活需要。下一步,我厅将继续争取中央资金,统筹省级资金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达到“十有”标准,改善学生吃、住、学、乐基本条件。
三、关于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实施问题。全面改薄工程是基础性、公共性和先导性的工作。2014年以来,全省累计新建、改扩建全面改薄项目5573所、建设校舍1442万平方米;完成设备采购类项目学校4646所,购置生活设施近73万台(件/套)、图书2371万册、数字教育资源近31万GB、课桌凳近59万套以及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等近942万台(件/套),着力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资源,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下一步,我厅将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继续争取中央更多资金,统筹省级资金加大教育重点项目投入力度,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四、关于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为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我省建立健全了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县聘校用”的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和县城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一是“特岗计划”实施以来,全省累计招录特岗教师9.7万余人,占全省32.4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30%。连续几年招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实现特岗政策全省所有县(市、区、特区)农村学校全覆盖。所招聘特岗教师全部到农村中心校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任教,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二是近三年来,共交流轮岗教师校长3022人,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的12.3%;建设乡镇教师公租房(教师周转宿舍)14万余套,惠及农村教师20万余人;65个集中连片贫困县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了全覆盖,惠及农村教师17.9万人。下一步,我厅将加大对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好国家和贵州省支持乡村教师发展举措,确保全年培训农村教师4万人左右,着力缩小农村教师与城市地区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
五、关于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激励机制问题。根据学前教育、全面改薄、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普通高中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在安排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项目省级资金时,设定了教育工程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因素,根据上一年工作绩效考评情况安排市(州)、县(市、区、特区)资金,突出了奖励优秀、激励先进、注重绩效的原则和导向,对工作推进不力、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建设成效不理想或工作弄虚作假的地方不予安排。今后,我厅将继续对建设进度快,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满意高的地方给予奖补。
省教育厅
2018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