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1-09-07 14:44 字体:[]

潘学军委员:

您在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的第206号提案《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支撑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把“举全省之力办好贵州大学,全力推进贵州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明确写入《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我省高度重视全省高等教育特别是贵州大学发展。在《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优化高等院校结构,实施高校提升行动,支持贵州大学等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支持省属高校加快发展,支持市(州)高校特色发展”。

二、关于针对贵州大学部省合建和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唯一性和特殊性,给予贵州大学差异化生均拨款政策,并加大省级财政“部省合建”专项资金支持力度[2018-2020年,省财政单独投入贵州大学仅有“部省合建”专项资金3.37亿元原(“211”专项1亿元/年),在生均拨款、“双一流”专项经费方面,除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外,贵州大学和其他省属高校均按统一标准执行],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支撑服务全省32个产业和引领带动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一是建立完善普通本科高校生均财政拨款制度。目前我省已建立了差异化的高校生均拨款制度,生均定额拨款对各高校人员经费和基本运转给予了充分保障,切实提高普通本科高校整体经费保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我省建立普通高校生均拨款制度(1.2万/生/年),2016年起,省级财政改变对省属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方式,直接在年度基本支出预算中予以了保障并按学科类别对医学类和工学类的公用经费按1.4和1.2系数折算拨付生均经费;2019年,为更好支持省属高校建立培养高层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经省领导批示同意,我省将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生均财政拨款在原标准基础上分别调增为1.8万/生/年和2.4万/生/年。贵州大学作为我省在校生人数和研究生人数最多的高校,2021年获得生均拨款经费6.4亿元,是省属高校平均数的两倍。

二是作为我省唯一一所部省合建高校,从2006年开始,省级财政每年单独安排贵州大学“部省合建”专项资金,资金额度三次调增,从0.5亿元增加至1.2亿元。同时,中央每年下达贵州大学“部省合建”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等。为更好支持贵州大学建设发展,我省在安排支持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时把“部省合建”作为一项因素给予倾斜,2020年共安排贵州大学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2.1亿元。经统计,截至目前省财政巳累计安排贵州大学“部省合建”专项省级资金13.l亿元,为贵州大学优势特色学科群发展,更好地发挥高水平领军型大学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在2020年安排6所高校的一般债券中,贵州大学为2.4亿元,占比约40%。

三是切实支持贵州大学搭建一流学科平台。省发展改革委支持贵州大学申报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贵州大学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已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本次投资金额为0.8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引进、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高层次人才3-5名、培养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骨干8-10名,每年培养200名研究生、300名本科生,面向社会培训相关技术人员500人次。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进一步优化高等院校结构,实施高校提升行动,引导以贵州大学为首的各高校“筑高峰、冲一流、强特色”,推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省财政厅将在现行巳提高的硕士、博士生均拨款系数的基础上,探索研究调增系数,分类提高不同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办法和措施。积极统筹安排好财政资金,支持贵州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创新驱动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争创国际一流大学。省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对贵州大学支持力度,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结合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科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导向安排,通过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解决“高精尖缺”领域人才短板问题。同时将加大跑部力度,积极争取更多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贵州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