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进一步对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建议》收悉。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中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我厅一直以来把强化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作为进一步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关键性工作来抓,始终高度重视并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5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督促指导各校统筹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效保障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并制定具体补充计划。统筹指导各地各校研究制定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周标准工作量课时,原则上按所需的相应思政课教师数配齐思政课专职教师,对于跨年级任教的思政课教师可适当减少课时。小学不满一个标准工作量的可由班主任或语文教师兼任;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等可在培训合格后兼任小学思政课教师。乡村小规模学校确实难以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的,可由所属乡镇中心校通过思政课教师“走教”“送教”等方式上好思政课。积极落实中小学思政课特聘教师制度,鼓励支持地方优秀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英雄人物、法治副校长、校外辅导员等,定期到中小学讲课或作专题报告。
(二)切实保障思政课开齐开足课时。督促指导各地各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按照确保课时占比达到6%—8%的要求,明确思政课周课时量;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思政类课程应占一定比例课时。严格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分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开好思政课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要把开齐开足思政课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教学纪律,在市(州)课程实施办法中明确要求,在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中优先保障,班级课表中明确标示,教学实施中严格执行,不得占用、挪用或者变相压减课时。
(三)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形成良好风气。2022年联合省文明办、团省委等13家部门印发《关于在全省中小学组织开展“牢记嘱托感党恩 勇担使命闯新路”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动43个项目。发挥党史立德树人重要作用,不断健全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党史教育机制,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导中小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中小学生回顾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以下简称国发2号文件)给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感悟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带来的新机遇、新期待、新发展,引领中小学生争做“牢记嘱托感党恩 勇担使命闯新路”践行者、主人翁。深入推进“五育”并举,持续落实“双减”政策,不断拓展丰富校外教育资源,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截止今年(2023年)“贵青杯”系列活动已举办到第十六届,今年的活动以“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悦读新时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为主题,结合中小学生实际,以突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围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各类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活动受到青年群体的广泛欢迎和喜爱,达到了预期成效。
(四)以评促教,发挥榜样力量,引领青少年思想成长。以评促教,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2022年,我厅组织完成贵州省第八届道德模范、贵州省“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2022年度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及2022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等评选推荐工作,其中贵州大学汤德元、贵州师范大学章峰、贵州师范学院邱琴等荣获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高武国、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陈超荣获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同时,注重宣传引导,在青少年群体中营造出向模范看齐,向先进学习的浓厚氛围,切实发挥好先进典型在青少年学生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影响青少年学生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五)完善体制机制,切实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为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确保取得更大成效,2021年,省人民政府督导室、省教育厅印发《贵州省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实行清单管理、严格审批报备、畅通反映渠道、严格督导检查等措施,进一步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控制社会事务进校园、减少统计报表填写、不得随意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等事项,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内容。2021年我省出台文件,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校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助,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课后服务费用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人员补助。
(六)加大经费投入,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近三年,我省共下达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362.80亿元,用于支持各地基础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同时,紧密联系我省中小学实际,通过系统且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查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我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情况,努力实现到2025年,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地位进一步强化,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有显著改善,思政课整体质量显著提高,有效发挥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重要育人作用。
(二)进一步挖掘、培育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相关工作,推动道德建设楷模辈出、群星璀璨,引领青少年向上向善,为实现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三)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切实维护教师权益,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四)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强化资金调配。进一步落实教育投入政策,确保实现“两个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