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贵州省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持续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近年来,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施行以来,我厅调整工作重心,明确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厅联合省食药监局等部门,持续加强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食药监部门将农村学校食品餐饮监管列为重要内容。每年安排部署了春秋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以校园及其周边200米范围为重点区域,以学校食堂及主要面向学生销售食品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经营企业为重点场所,集中部署开展学校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突出检查肉及肉制品、食用油等大宗食品原料、奶及奶制品、儿童食品、高等院校的冷荤凉菜等重点品种。
仅2017年,食药监部门对学校就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723份,立案查处91件,没收问题食品1046.3公斤,罚没金额70万元,依法取缔391家。通过检查进一步净化了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环境,保障了广大师生的食品消费安全。目前,全省学校食堂实施明厨亮灶6184家。其中,贵阳市在辖区学校食堂推广明厨亮灶的同时,注入大数据监管理念,建立智慧监管平台和信息指挥中心,将23所试点学校纳入餐饮阳光展示云平台,实现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追溯的全程监管。
下一步工作中,我厅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督促学校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制度建设和从业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严把原辅料购进质量安全关、餐饮加工制作关、餐饮具清洗消毒关和环境卫生控制关,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逐步实现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抽查考核,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认真落实进货查验以及查验记录、食品安全自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等制度。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立案查处,确保有案必查、违法必究。通过示范创建引领,使学校餐饮服务进一步规范,农村学校食品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强化校医配备,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一是切实为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配置。2011年我省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部门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79号),对农村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提出了具体详细要求,其中第三条,加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各地按照《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人员编制,仍不能满足下列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且县域内不存在“有编制无教职工”现象的,可以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适当增加急需的教职工编制。一是原则上每所学校(幼儿园)配备1名校医。学生规模超过1000人的,配备2名校医。每增加600名学生,可增加1个校医编制。二是原则上寄宿制中小学校至少要配备男、女管理人员各1人。寄宿学生规模在300—500人的,配备3—6名管理人员;500—1000人的,配备6—8名管理人员;超过1000人的,每增加200名寄宿生可以增加1个编制,男、女管理人员的配比应符合寄宿生性别比例需求。三是中小学(幼儿园)应核定上浮3%—5%的机动编制,专门用于教职工脱产进修、产假等特殊需要。四是农村教学点和规模小的农村完全小学,可按每个班1—2名教师核定编制。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加强与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协调沟通,督促各地各校按照省政府要求,加强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提升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了农村中小学校医配置。2016年,省政府将为农村中小学配置校医作为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结合地方实际,采取安排乡镇卫生院医师担任校医、安排村卫生室医师担任村小、教学点校医、公开招聘专职校医、通过支医方式配置校医等方式,实现全省医疗卫生服务农村中小学全覆盖,有效解决农村学校校医不足问题,2016年8月30日前,全省完成农村中小学共配置校医12708名,其中乡镇卫生院安排校医服务3425人,安排村医提供校医服务9108人,招聘专职校医127人,支医15人,其他方式配置33人,全面完成配置任务,在全省农村学校设置了医务场所,配置了必备的医疗器械和药品。2016年10月14日,得到刘延东副总理批示表扬。省教育厅利用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项目,加强校医专项技能培训,2018年开展了学校医务室设备器械标准化配置工作,下一步将协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校医考核管理等工作,切实提升学校医疗卫生水平。
三是强化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管理人员的培训。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多年来我厅坚持每年召开学校卫生工作会议、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形势分析研判会议,开展省级的学校食品安全培训,对市(州)教育局分管领导、食品安全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要求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逐级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目的是确保警钟长鸣,牢固树立起食品安全无小事的意识。
三、加强农村学校食堂管理,落实从业人员待遇
2016年底,我厅就印发《关于推进“贵州特色”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的通知》,明确要求,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实施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更好地保障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努力从“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均衡”转变。
我厅积极推进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定期达标,对未办理完善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学校食堂,要求各地加强指导,实地检查,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帮助健全完善设施设备,限期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在2017年底前实现所有学校食堂办理完善餐饮服务许可证,做到依法经营。对已经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食堂,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设施设备,分类提升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等级。到2018年底前,各地中学和500人以上的小学食堂,原则上60%以上应升级获得B级以上餐饮服务许可证;到2020年底前,100%的中学和500人以上的小学食堂均应升级获得B级以上餐饮服务许可证。
要求各地要建立食堂工勤人员长效保障机制,严格按与就餐学生人数不低于1:100的比例要求,足额配备食堂工勤人员。县级政府要召集相关部门,按照不低于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调研确定工勤人员工资待遇标准;县级财政要全额预算解决工勤人员工资社保待遇,依法缴纳工勤人员的“五险一金”,保障食堂工勤人员基本稳定。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督促各地各校,按照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的要求,落实相关规定,真正把“贵州模式”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上一个台阶。
四、科学制定规划,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投入
在充分调研全省情况基础上,我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编制完成《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简称《规划》),并上报国家。《规划》中包含有食堂(伙房)、锅灶房等建设内容,规划建设食堂(伙房)建筑面积163350㎡。2017年,为切实增强项目实施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完成《全面改薄项目规划》调整工作。依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2016-2018年,省发展改革委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89081万元,支持全省162个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和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018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6059万元支持全省72各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和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步工作中,将结合国家“十三五”期间教育项目的投入安排,及时掌握了解全省基层学校建设情况和薄弱环节,积极争取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对我省农村学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
贵州省教育厅
2018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