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413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0-07-30 15:01 字体:[]

民进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加强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列入教学计划,强化课程要求。推动各市(州)各校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列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安排一定课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时约占九年总课时的11%,约1000课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学分12学分,约216课时。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考纲,将心理咨询作为教师的必备能力,要求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一是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就相关工作作出批示、提出要求,2016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配置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教师发〔2016〕220号),就全省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通过“特岗计划”、“实习支教”、“向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按国家要求配齐全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解决我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不足问题。同时,通过“国培计划”对农村中小学所有心理健康教师轮训一遍,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整体素质有较大提升。在2011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转发了《省编委办等部门<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79号),要求具备一定规模的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至少配备1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为全省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编制保障。二是加大了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培训。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一方面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疏导、校园安全等作为培训重要内容纳入培训规划,作为必修课纳入培训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清华大学、贵阳学院、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省内外高校,利用“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项目,开设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农村中小学校医和幼儿园保健卫生专题培训班,近三年来,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幼儿园保健医生、农村学校校医3850余人。在“国培”“省培”的示范引领下,各地各校切实加强了农村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养,六盘水市教育局开展了心理健康咨询师资格培训,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重大事件适应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能力,逐步实现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三是加大了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招聘力度。要求各地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岗计划”、“实习支教”、“向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按国家要求配齐全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以“特岗计划”为主渠道加大乡村教师补充,从2006年“特岗计划”实施以来,截止目前全省已招聘特岗教师11.38万人到农村学校任教,占全省36.9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30.83%,加大了农村学校音体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保健卫生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和幼儿教师补充力度,坚持大力招、注重管、强化用、落实转,切实加强特岗教师的培养培训,努力为特岗教师成长成才搭建平台,特岗教师已成为全省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特岗计划”实施中,明确各地各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招聘力度,2016年以来,全省利用“特岗计划”为农村中小学招聘心理健康教师580名。全省目前中小学校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9816人,覆盖学校6597所,其中专职教师有758人,覆盖学校563所。

(三)以区域心理健康教研工作为抓手,助推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省教科院每年召开全省心理健康教研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年工作,提出本年工作计划和安排。二是各市(州)根据地区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浙江省建德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岑巩县“四全要素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

(四)及时开通疫情心理支持平台。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搭建了“贵州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支持网络辅导服务平台”,面向广大师生以及各界群众开展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危机干预等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促进受助者情绪稳定,维护心理健康。

该系统具有服务平台体系化、人员构成多样化和支持手段丰富化三个特点,同时其省级平台可提供普及性大众心理支持服务。“贵州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动静APP等平台适时发布、推送心理支持、个人心理调适的文章、图片或视频,指导社会大众更好面对当前疫情,缓解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该平台24小时在线的心理支持热线QQ群。填写问卷加入QQ群(793529065),通过专家匹配后进行1对1语音心理支持。

现场心理干预服务。周一至周日8:00—12:00、14:00—17:00,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睡眠门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疾病门诊、花溪大学城贵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均可提供现场服务,预约电话为0851-85281737 0851-85605857。

本次心理支持服务坚持公益性、保密性,不收取任何费用,来访内容严格保密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厅将会同相关部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动员各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关心和支持。二是深入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分析工作,密切家庭、学校、社区合作。三是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力度,推进我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四是加大各级对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力度,加大各级财政经费投入,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各级各类教育督导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检查督导重要内容,督促有条件的学校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将教师心理健康教师教育培训纳入“十四五”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工程实施重要内容,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十四五”期间每个教师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建设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健康名师大师工作室,搭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训、教学一体的专业平台,加强教师心理健康专业能力提升模式研究,多层次、多渠道的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成长搭建平台。六是积极协调省编办、财政厅等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人力物力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全省推广贵阳一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做法,鼓励各地各校创造条件开展相关工作。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富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继续关注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多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设性建议,共同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