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4114号提案会办意见

发布时间: 2021-09-06 16:15 字体:[]

贵阳市人民政府:

民建界别提出的《关于提升基础教育师资与管理水平 强力推进贵阳“强省会”战略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感谢民建界别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中教育部门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从2012年的805.4万人,增加到目前833.1万人。但受城镇化发展、二孩子政策、新建校增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您所反映我省教师队伍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

二、工作情况

(一)实施“强师工程”,建立健全制度。为深入贯彻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根据省委领导重要指示,拟在全省实施“强师工程”,主要立足教育系统本身能够推进的事项,从开展师德铸魂、专业提能、薪火培育、乡村强根、教育增效、体系建强六项具体行动,着重深化教师薪酬分配激励制度和评价管理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和教师考核“末位轮岗制”、教师坐班制等改革。将教师队伍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教师待遇。根据《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32号)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探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多渠道解决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同时明确要求:对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用的教师,与公办在职教师在职称评聘、培养培训、晋升考核、工作津贴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三)强化编制管理,丰富招聘方式。一是严格按照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黔编办发〔2020〕105号)的要求,加强编制内教师队伍的补充,充分挖潜编制,盘活存量,保障中小学校教师队伍所需。二是加强中小学编制内教师的招聘,全省教师招聘程序基本上以笔试和面试相结合方式进行。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国家“特岗计划”,2006年实施以来,为我省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12.12万人,占全省34万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总数的35.6%。一方面是按照国家充分尊重用人单位自主权的有关要求,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制定招聘条件、程序和要求,面向社会开展公开招聘工作。

三、下步工作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针对您所提建议意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结合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研制相关政策举措,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保障有关工作。

(一)加快推进实施“强师工程”。目前实施“强师工程”的意见已成稿报省政府,待省政府同意后印发。今年将按照“强师工程”六项行动的要求逐步推进落实。

(二)加大教师编制挖潜力度。按照105号文“坚持存量挖潜,保障急需,盘活用好现有事业编制资源,优先满足中小学教育需要”的要求,一是充分外部挖潜,由各级编制管理部门按照机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其他专项改革、行业改革的有关要求,对职能相近、职能弱化、任务不饱和、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优化结构设置,精简压缩事业编制,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对长期大量空编的事业单位,应进行机构编制使用情况评估,确有富余的可按一定比例核减编制等,调剂编制优先满足教师编制需求。二是加大内部挖潜,进一步深化学校宿管、安保等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力度,将后勤服务交给市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逐步压缩或取消学校非教学人员的工勤编制,全部用于满足专任教师用编。

(三)创新编制管理模式。一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利用高校、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和专业艺术人才为学校提供体育、艺术等教育教学服务,多方面满足教育发展需要。二是在编制总控、不得突破的前提下,针对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缺编严重的地区,鼓励探索“员额制”管理办法,加大政府购买力度,确保编制外聘用“员额制”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在职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四)创新教师招聘模式。在保障教师编制内补充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实际,联合有关部门完善的招聘办法、创新招聘模式,特别是您提出允许学生和家长参与到教师招聘工作中的做法,将开展深入的调研,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考察,把好教师入职的第一道关。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针对您《建议》中所提出的其他很好的建议意见,我们将完善并吸纳到我省相关工作中,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逐步充实完善到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推进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