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
章放香提出的《普及健康知识 优化健康服务 建设健康环境》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提案中涉及我厅内容为建议一:加大加快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国18.9医生/万人(250医生/万人)充分的医疗卫生人力对于强大的卫生系统至关重要。
我省有医学相关高校26所,其中,贵州医科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学术学位授权点和4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开设医学相关专业35个(含高职院校),形成了本硕博为一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一直以来,全省医学类高校围绕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厘清办学思路,找准方向,科学施测。在学科建设上,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建设和形成了涵盖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大健康医药学科群;在人才强校上,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引领区域学科、科研、临床、教学、管理一体化发展的临床名师、科研菁英、教学名师、医技名匠和管理先锋;在医学人才培养上,稳步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努力构建起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全类型推进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形成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带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创新的人才培养格局。
下一步,省教育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康体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落实到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中。一是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坚持以需定招,合理确定招生结构和规模。高校要结合人才需求和教育资源状况,科学合理设置医学院。二是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修订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强化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力争在医学领域新建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是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建设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加强师资培训。四是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健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引导高校建立横跨不同类型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整合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学等学科,组建国内中医药学学科群,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战略高地。到2030年,建成更具贵州特色、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学科研创新能力和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增强服务卫生健康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