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支持优秀师范生到乡村任教 助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推进“优师计划”落实落地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通知》(教师〔2021〕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厅拟定了《贵州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招生录取、职前培养、就业管理、职后发展等方面的措施,并就组织管理、经费支持、政策保障、督导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目前,《实施方案》已在与省委宣传部、省委编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省乡村振兴局等八个部门会签中,会签后正式印发。
二、全方位多举措,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高站位谋划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师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贵州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从省级层面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各级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单位制定出台系列文件,从师德师风、培养培训、师资配备、素质提升、待遇保障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定向发力、精准施策,着力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
(二)多举措吸引师范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一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统一了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立足实际,核增乡村学校编制。2021年,省级统筹调剂其他事业编制1万个用于加强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二是实施“特岗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生到乡村学校任教。“特岗计划”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已招聘13.5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总数的38.9%,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师资得到有力补充,有效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科结构。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明确要求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为主。
(三)出实招保障乡村教师待遇。一是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将乡村教师纳入重点保障对象,确保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二是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在核定绩效工资时,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学校给予适当倾斜。三是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从2021年1月起,全省65个原集中连片贫困县按照艰苦边远程度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300元、400元、500元,共惠及农村教师17万人。2013年以来全省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奖补各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29.3亿元。四是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鼓励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在城镇购买住房给予一定优惠。同时,通过改建、配建和新建等渠道建设好乡村教师周转宿舍。2010年以来,争取国家资金45.8亿元,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公租房14万套,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五是职称评审向乡村教师倾斜。从2013年起开展基层副高评审认定工作,实行适当降低评审标准、降低任职年限、降低学历要求的“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构建合理的乡村教师队伍岗位结构。六是加大乡村教师表彰奖励,以省政府名义对在乡村连续从教满25年的教师颁发25年教龄荣誉证书,对获得25年教龄荣誉证书的乡村教师在申报高级职称、发放退休工资奖励补助等方面给予优待。七是加强考核督导。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体系,加强乡村教师编制和聘用管理、经费投入使用等情况的专项督查活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四)系统化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坚持国家级培训抓规模、做示范,省级培训建基地、创品牌,市(州)、县级培训抓校本、覆盖全员的培训工作思路,建立完善省、市、县、校四位一体乡村教师培训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作用,从2010年“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已获得中央专项资金近14亿元,重点向乡村学校倾斜,培训农村学校教师近90万人次,极大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通过“国培”等项目,加大了教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支持力度,针对重点区域“一对一”开展精准帮扶。二是实施了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落实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级投入专项经费超过6亿元,用于教师培养培训和基地建设,基本建立起省、市、县、校“四位一体”教师培训体系。三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校长“薪火计划”,在全省选拔250名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后备对象,分别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双导师”,通过一定周期的培养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培养人才储备。“十三五”期间,在全省遴选了1500名省级乡村名师并建立工作室,从其中选拔了50名作为乡村教育家培育。四是借助东西部协作提升能力和水平。加大与东部帮扶城市的对接沟通力度,脱贫攻坚期间,全省原66个连片贫困县2632所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与东部协作帮扶城市优质学校初步结成“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并通过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对所辖村小、教学点进行辐射,实现全省农村中小学校“组团式”帮扶全覆盖,涌现出获得“时代楷模”称号的浙江对口帮扶贵州台江民中校长陈立群等先进典型。
再次感谢你委对我省教师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能继续关注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我厅提出更多的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