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400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3-09-21 15:03 字体:[]

致公党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发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优势 以高等教育为平台服务贵州向西开放》收悉。感谢你委对我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关心和工作。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发挥资源优势,建立贵州向西开放的朋友圈”的建议

(一)用好东盟留学生资源

自2008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以来,15年落地了一批涵盖教育、科技、文化等内涵丰富的合作项目。以此为基础,全省教育系统共同参与,开设全年期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项目,不断探索创新活动模式,既保持交流周的延续性,又拓展了交流领域的覆盖面,产生了较大的区域影响力,也吸引了一批来自东盟等国家及地区的留学生来黔交流学习。当前,贵州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院校32所(本科17所、专科15所),其中28所已开展招收培养留学生。截止目前,有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在册,占我省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73.5%。

通过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扩大了我省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推动我省高校在东盟国家开展境外合作办学。其中包括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柬埔寨马德望理工学院、亚龙智能装备集团共建的“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分校、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柬埔寨工业技术学院成立柬埔寨鲁班培训学校、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占巴塞建立合作,成立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文+技能”交通人才培训基地(老挝)等。

(二)用好海归资源

1.搭建引才平台,吸引东盟留学人才归国发展。一是举办贵州人才博览会,搭建人才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平台。连续举办贵州人才博览会,线上线下收集发布全省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为我省企事业单位引才,为东盟留学人才归国发展提供对接交流的平台。第十一届人博会于2023年4月22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组织全省3674家用人单位携5.1万余个人才需求集中引才;同时,全省发布“揭榜挂帅”项目需求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人才需求 221 个。截至目前,线上线下投递简历达 37.6 万人次。目前,用人单位与人才进一步对接洽谈中。二是建设中国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海外留学人员集聚创业。经省人社厅多次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汇报争取,2015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复建设“中国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成为全国第五个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累计吸引海归人才落地320人,创办企业156家,陆续孵化了贵州美瑞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贵阳高登世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海归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三是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织开展人才引聘活动。连续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现场开展人才引聘活动,线下通过展板,宣传文字图片等,综合展示我省近年来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线上通过人博会官网开辟了宣传专栏,提高了我省引才工作曝光率。2022年教育周期间,发布我省141家教育领域用人单位近1300人才需求,线上线下吸引19182人次访问关注,线上点击量为23400人次。四是展简化考试程序引才,鼓励东盟留学人才来黔发展。按照简化考试程序引才(绿色通道引才)政策,用人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或特殊人才,按照有关规定,经市(州)及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向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备,可简化考试程序聘用。2022年人博会通过简化考试程序引才,来自泰国北清迈大学、泰国博仁大学、泰国曼谷北部学院、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菲律宾亚当森大学等东盟地区高校8名留学人才落地贵州商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学院、贵安新区组织人事部、遵义市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等用人单位。

2.开展专项资助,大力扶持东盟留学人才创新创业。2013年,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留学归国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的基础上,省人社厅出台《贵州省高层次留学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择优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对留学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择优资助,资助金额为1-10万元。2018年,省人社厅修订完善了《贵州省高层次留学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择优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把创新创业资助项目分为重大项目、优秀项目、启动项目三个层级,分别资助 30万元、20万元、10万元,通过提高资助额度,提升政策吸引力,激发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目前,累计向134个海归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发放资助1035万元,资助领域涉及大健康、大数据、大生态、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等。另外,贷款申请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含留学回国人员)等人群,可按规定个人申请不超过 20 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部分贴息。

3.做优人才服务,为东盟留学人才归国发展提供保障。畅通服务渠道,全省已开通“96567”人才服务热线,竭力为海归人才提供全天候政策咨询、事项代办等服务,及时解决合理诉求,进一步增强海归人才对贵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落实服务政策。向符合条件的海归人才发放省级“优才卡”和“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持卡可享受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旅游出行、金融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服务;实施人才住房补贴政策。对引进并在我省服务一定年限的高层次以上人才,分别提供100万元、60万元、15万元的购房补贴(省内培养的具有学历学位的博士参照执行,已享受房改政策的除外);实施省级人才公寓保障政策。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人才可申请免费租住人才公寓;发放人才津贴政策。其中省级人才津贴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300元至2万元不等的津贴。

(三)用好侨务资源

一是积极引导我会主管的贵州侨商会、贵州海归青创会中的东盟海归积极牵线搭桥,促进贵州与其留学地区的合作。二是拓展联谊联络,加强东盟国家海外贵州商会建设,增进与东盟国家主流侨团的联系,扩大朋友圈。三是组织侨务考察团出访东盟国家,引导联系的东盟海外贵州商会及其他友好侨团来黔考察,洽谈经贸合作。

二、关于“发挥教育优势,构建贵州向西开放的人才圈”的建议

省教育厅自2019年3月正式发布《贵州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以来,支持贵州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设立了缅甸语、老挝语、泰语、越南语等东盟国家语种本科专业,培养“专业+小语种”“英语+小语种”复合型人才,采用“3.5+0.5”或“3+1”的培养方式,送学生到对象国学习交流。例如,贵州民族大学运用交流周平台进行联合培养与互访,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老挝国立大学、越南岘港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协议,语言专业学生有机会前往对象国学习半年。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应用泰语高职专业,在泰国成立应用泰语师生研修基地。

三、关于“发挥研究优势,营造贵州向西开放的学术圈”的建议

(一)形成区域国别研究的顶层设计

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放平台加强学术交流。省社科院早在2014年11月就将原西部开发研究所更名为外经济研究所,同时调整该所的相关研究方向,引进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近年来,省社科院围绕东盟、一带一路、贵州--瑞士、韩国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合作,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韩国忠南研究院等联合承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明与反贫困”主题论坛,成立了贵州--瑞士比较研究中心,出版了《贵州与瑞士发展比较研究》(该书荣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翻译了瑞士有关法律法规,与韩国忠南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三农”问题展开合作和研究。

(二)加大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扶持力度

1.提升区域国别课题针对性。省社科院鼓励科研人员围绕区域国别研究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课题,在省领导在指示研究课题、创新工程项目、院省合作课题、高端智库课题中加大对区域国别研究的引导、支持力度。2017 年以来,省社科院已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省社科基金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贵阳市社科基金课题《贵阳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研究》、省领导指示研究课题《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RCEP关税优惠政策梳理与贵州利用方向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贵州融入“一带一路”线路研究》、《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与上海自贸区比较研究》等多项课题。

2.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工作的指导。省教育厅自2021年起先后在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发布并遴选立项36个区域国别研究项目,出资128万支持我省高校教师,尤其是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展针对东盟国家、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经济贸易、政治安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此外,为支持我省高校智库建设,自2018年起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上举办了多个以区域国别研究为主题的项目,2018年由教育部国际司主办“国别和区域研究国际研讨会”,就我国高校开展相关研究提出指导意见,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举办贵州省高校外语非通用语教师研修班,以区域国别研究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省内高校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专题授课,先后培训超1000人次。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省教育厅将加大力度办好交流周,利用交流周平台组织国际学生培养相关活动以助力“来黔留学”提质增效,更好地发挥东盟国家留学生资源;发布相关区域国别研究课题,支持和鼓励省内高校研究人员围绕重点主题开展务实研究,提高咨政服务能力;借助外脑,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省内高校外语非通用语教师和区域国别研究人员为我省高校授课,学习借鉴外省高校有益经验,不断提升我省外语人才培养水平和区域国别研究水平。

二是省侨联可根据省有关部门和有关课题组的研究要求,协助邀请或推荐东盟国家侨界专业人才参与学术研究。

三是省社科院将围绕“国别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打造”等方面开展“向西学术圈打造”等相关工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亚太经济与文化研究,省社科院正在与泰国先皇理工大学磋商战略合作协议,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领域等开展国际合作。双方将共建“亚太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平台,在两国法律允许范围内共同开展学术研究服务。以各自优势为切入点,在中泰两国农业、工业、交通、旅游、文化、教育、经贸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通过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开展科学研究、讲座、会议、论坛、互聘专家、联合人才培养等方式共同推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省社科院将继续围绕贵州对外开放进行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国家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强双方区域合作,为我省对外开放出谋划策,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四是省人社厅将继续办好贵州人才博览会,跟踪督导用人单位积极与人才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及时兑现引才政策;持续开展高层次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择优资助,支持和鼓励东盟留学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参与评审;办好“中国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让更多留学归国人才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