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校园建设的提案》(第4091号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厅于5月6日向省司法厅去函,征求相关事项会办意见。现就您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强化法治副校长作用发挥方面
一是2022年4月6日,省教育厅联合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印发《贵州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指引》,要求法治副校长每年承担不少于4个课时的法治教育任务,上好法治一堂课,开展案例情景模拟、旁听庭审、模拟法庭等法治实践活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二是2023年11月28日,省教育厅联合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印发《贵州省学校法治副校长管理办法》,要求法治副校长每学期至少到校开展两次工作,加强对学校依法治理的指导,重点围绕防侵害、防意外(溺水、交通事故)、防欺凌(家暴)、防诈骗、防偏激(心理健康)等内容开展法治和安全教育宣讲,参与做好校园周边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涉师涉生治安刑事案件、特殊青少年、其它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等不稳定因素应当报告。
三是加强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截至4月底,全省现有学校(含高等院校、高职、中职、特殊教育学校和专门学校、幼儿园)19872所,全省8531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四是加强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学校考评机制。2024年4月,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强化法治副校长作用发挥的若干措施》,对法治副校长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建设进行部署安排,进一步明确了政法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以及法治副校长的职责,对法治副校长选聘条件、考核激励、课件制作、培训等提出了更严更实要求,为强化法治副校长作用发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强化法治课程保障方面
一是推动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齐开足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将法律知识纳入中考考试内容,推动中小学法律知识的全面普及。
二是2024年4月,省教育厅联合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律师协会成立法治教育讲纲编写工作组,以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为核心,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学生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分学段、分对象(学生、家长、教职工)编写法治副校长讲纲,为全省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示范,增强法治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印发《贵州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加强法治课师资培训,大力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鼓励支持师范院校法学院(系)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法治教育师资后备力量,推动高等院校在师范、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法学、教育原理等相关内容,通过“国培”“省培”计划推进法治课教师培训,力争“八五”普法期间完成一轮全覆盖培训。在中小学微课竞赛活动中,增加法治教育专题,重点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内容,开展教学竞赛,推动提升广大教师法治素养。
四是法治教育教材属于国家事权,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抓好落实。按照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建设有关要求,我省今年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了修订改版,在新修订的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多彩贵州》、《多彩人生》中,将法治教育作为重点内容纳入。
三、丰富法治教学形式方面。
(一)加强法治专题教育。一是省教育厅围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防性侵等5个主题,组织编制了法治副校长参考课件,已于2023年10月转发至各市(州)教育局及全省中小学校,供各校法治副校长日常参考使用,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的法治宣传教育职能。二是加强我省校园欺凌防范工作。为持续深入做好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健全防治长效机制,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印发《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导各地认真落实《学生欺凌防范处置工作指引(试行)》要求,推动各地防治校园暴力与欺凌工作落地。三是加强我省未成年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积极配合禁毒部门组织发动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等禁毒预防教育宣传活动。四是推进我省“校家社”协同育人。省教育厅联合省精神文明办、团省委等15家单位印发《关于持续深化落实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积极构建立德树人新生态的通知》,指导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专业优势,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落实家访制度、定期沟通制度,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引导、法治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等。指导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分层分类筛查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对有心理困境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给予特殊关爱。五是省教育厅联合省司法厅、法制日报社举办贵州省青少年学生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内容,组织开展中小学法治文化手抄报、绘画和书法作品征集活动,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若干。六是开展好我省“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开展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通过网络学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方式,全面引导学生学法守法知法用法。目前全省参与网络学法学生达500多万,省级演讲比赛和法治素养竞赛超过210名优秀学生参赛。七是用好“贵州教育大讲堂”平台,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单位,紧扣青少年学生群体,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模块,录制法治教育专题栏目,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八是用好“贵州教育发布”平台,重点围绕法治专题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校园欺凌、留守女童保护、未成年禁毒、儿童心理辅导、未成年犯罪法律后果、自身安全、禁毒、反诈、环境保护、国防、交通安全、知识产权等内容紧密结合,开展网络法治宣传教育。
(二)积极倡导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一是组织开展我省“宪法宣传周”活动。组织参与全国学生“宪法晨读”活动,发动各级各类学校收看全国学生“宪法晨读”活动直播,同时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在“宪法宣传周”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宪法学习宣传覆盖面。二是印发《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在高中阶段学校普遍开展学生成人仪式礼敬宪法活动的通知》,要求我省高中阶段学校普遍开展学生成人仪式礼敬宪法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三是我省各地在法治宣传方面开展有益探索和实践。省教育厅配合团省委等5部门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聚焦青少年犯罪、校园欺凌等内容开展巡回宣讲。贵州大学开展知识产权模拟法庭直播活动,通过还原审判过程,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违法犯罪的代价。贵阳市实验二小走进云岩区法院旁听庭审现场,感受法治精神。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小学法治副校长积极协调打造“青少年法治艺术馆”,激发学生学法热情。威宁县创新“法治音乐课”,编排法治儿歌传唱。台江县开展“普法潮玩集市”青少年法治趣味活动,引导学生沉浸式学法。四是我省持续开展“贵青杯”品牌活动。持续开展全省中小学第十七届“贵青杯”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等主题活动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建立健全以案释法长效机制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
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在厅门户网站专门开设了法治宣传专栏,每月定期上传以案释法相关案例、法治宣传内容,重点围绕宪法、国家安全法、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保密法、未成年保护、防范未成年欺凌、防电信诈骗、人身安全等主题,切实加强网络法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