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 推动中职学校办学达标工程建设的提案》收悉。感谢你委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 推动中职学校办学达标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016年,为进一步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立完善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中职学校整体经费保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职学校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指导意见》(财教〔2015〕448号)的有关要求,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研究制定了《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实施意见》(黔财教〔2016〕15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印发执行。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和中职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是建立完善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责任主体。省级统筹推动全省建立公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制度,省属公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经费由省级财政承担;各市(州)、县所属公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经费按经费供给渠道由市(州)、县级财政分别承担;举办中职学校的行业、企业和民办中职学校的举办者应依法落实举办者责任,可参照学校所在地确定的生均经费保障标准,建立所属中职学校生均保障制度。《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多元投入机制。
二、相关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加强考核监管,推进制度创新”
根据《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我省在安排现代职业教育省级专项资金时,将各地落实生均拨款制度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因素,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和支持各地建立完善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并已调研和进一步推进关于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
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和中职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是建立完善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责任主体,《实施意见》已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落实经费支出责任。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同级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定的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中的中职子系统和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统计的数据为依据),按核定的生均拨款标准,及时足额落实所属中职学校生均预算资金。为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我们已将各地落实生均财政拨款情况、招生完成情况、办学水平等作为分配因素分配下达现代职业教育专项资金。
(二)关于“明确统计口径与标准”
为保障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政策实施,规范职业教育生均拨款的统计口径与标准,《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建立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的范围为:经批准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以及高等职业院校附属中专班。并规定了生均财政拨款经费标准:生均财政拨款经费是指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给学校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不含学生资助资金、免学费资金和中央资金)。从2017年起,省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经费补助标准平均水平不低于6000元/生·年,各市(州)、县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和办学成本等因素,自行制定所属公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2019年,各市(州)属公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应不低于5000元/生·年,2020年,各县级所属公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应不低于5000元/生· 年。已将不宜纳入生均拨款统计口径的经费剔除。
(三)关于“增强民办院校的‘造血’功能”
教育投入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多元投入”的投入机制,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多元投入机制。
为支持和规范我省民办教育发展,引导带动民办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民办教育体系,对民办职业院校支持情况如下:一是设立民办教育省级专项资金,从2021年起每年省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用于支持民办教育(含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扶持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发展壮大。二是根据《实施意见》要求,举办中职学校的行业、企业和民办中职学校的举办者应依法落实举办者责任,可参照学校所在地确定的生均经费保障标准,建立所属中职学校生均保障制度,支持民办中职教育健康发展。
此外,省财政设立民办教育发展省级专项资金,遵循“公益导向、公开公正、绩效优先、促进发展”的原则,引导民办学校坚持非营利性办学方向,鼓励优质特色发展,推动依法治校,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2023年,通过省教育厅部门预算安排民办教育发展省级专项资金5000万元,其中:安排2000万元支持贵阳人文科技学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等省管民办学校,安排3000万元对下补助,由市州统筹用于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
三、下一步措施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同时强化考核监督,加强规范各地生均拨款口径范围,督促地方足额落实中职生均拨款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我们将结合我省实际,加强协同配合,综合运用资金监控系统、地方转移支付平台、预算监督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教育经费支出督促调度力度,指导督促市县落实教育经费支出责任,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保障工作,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全省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省教育厅将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保障力度,指导各地落实生均拨款,深入实施中职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动贵州省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