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416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0-22 11:13 字体:[]

民建界: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健康管理机制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省职业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出台相关政策文件。2023年8月16日印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强化统筹、突出重点、完善体系等方面,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2024年4月19日由省教育厅代拟,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黔府办函〔2024〕22号),政府统筹、部门协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加快构建学校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促进家庭教育观念明显转变。4月24日印发《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大中小学校“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提升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首次覆盖全省大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也是首次覆盖全月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并且于5月22日举行全省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启动仪式。

(二)安排部署相关会议。2023年7月11日,召开贵州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2024年4月24日,召开全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培训暨部署会,会议对印发的《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黔府办函〔2024〕22号)进行解读,重点安排部署2024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培训。6月6日印发《省教育厅关于扎实做好中小学心理“双筛查双结合”工作的通知》逐步建立学生和家长“双筛查”机制。6月11日印发《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已于6月17日-19日对全省心理健康工作专干进行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培训。

(三)建立心理健康分级管理体系。在全省高校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管理力量、辅导员、思政教师、学生干部、党团干部下沉一线,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在学生身边,充分发挥“三长制”(楼长-层长-寝室长)作用,发挥朋辈互助作用,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每个寝室设立宿舍心晴员,建立“寝一班一院一校”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以及“寝一班一院一校一厅”信息反馈机制,每年3月及9月,组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切实抓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普查工作。指导学校重点关注考试季、毕业季、就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关注针对低收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离异家庭子女等重点人群,每月开展学生心理危机重点排查工作,针对排查出来的重点关注学生指导学校按照“一人一档”“一生一策”要求制定干预措施并及时施策。每月组织心指委专家进行分析研判,集体会诊,同时,督促学校通过开展个案咨询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及时进行干预,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四)建设区域性心理辅导中心。在74所高校中遴选产生了11所高校作为“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2022年5月成立贵州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逐步构建在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以贵州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指导,“贵州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为带头,各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室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矩阵,通过“专家指导+示范带头”模式带动全省心理健康教育上下联动、协同发展。

(五)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规定,督促指导全省各职业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在课堂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六)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各职业院校每年认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在“5·25”(我爱我)和“双十”(世界精神卫生日)特殊节日,通过宣传栏、知识手册、校园公众号等载体,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营造关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开展心理情景剧、心理微课、心理优质课、心理案例、心理漫画、心理手抄报等各类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

(七)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训中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二、提案建议办理情况

(一)关于“社会多方联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护航”的建议。2024年4月19日由省教育厅代拟,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黔府办函〔2024〕22号),政府统筹、部门协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加快构建学校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促进家庭教育观念明显转变。

(二)关于“建立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管理基本体系”的建议。一是督促各地各校强化保障。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与培养力度,支持职业院校引进专业心理健康教师,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和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团队对心理异常和问题学生的排查疏导化解作用。利用职业院校技能赛、优质课比赛、课题研究、心理健康培训等,对心理教师培养给予适度的政策扶持。二是积极补齐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短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各地加强职业院校心理咨询(辅导)室、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建设和购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辅导)场所,为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科普力度,会同妇联、团委等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办好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心理健康。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深化课程及教学教研。深入推进全员参与、全学科融合、全过程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全面落实中小学校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原则上设置2学分,确保2024年底,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

(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探索建立互联互通的学生心理健康24小时服务热线,探索“热线平台+心理咨询+志愿者”一站式咨询干预服务模式。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医院24小时联动追踪关爱机制,为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提供支持帮助。

(三)提升校内专业人员及力量。各级教育部门将中小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建立面向校长、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任教师的全覆盖心理健康培训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师素质能力大赛,开展优秀课例评选,建设教学资源库。

(四)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履行监护人责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家长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提高处理亲子关系和家庭冲突的能力。中小学严格落实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家访全覆盖制度,尤其是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

(五)完善心理专业团队。将社会现有的心理资源(高校、医院、社会组织)整合利用,完善专业团队构成,搭建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对学生专业化精准化的心理评估干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