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05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0-22 11:28 字体:[]

民革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关于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升级为 中国—RCEP教育交流周的提案》收悉,感谢对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概况

2008年,为促进中国和东盟教育交流,加强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同时也是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峰会(10+1)达成共识的后续重要举措,由教育部发起,联合外交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是三方联合在贵州搭建的中国-东盟(10+1)教育交流合作平台。一直以来,交流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服务中国与东盟合作第三大支柱、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服务贵州全方位对外开放作为目标,不断深化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与交流,努力打造和夯实以教育合作为主体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重要平台,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员交流和资源共享,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16年的蓬勃发展,交流周由小到大,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活动,打造了一批涵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项目。教育合作项目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近年来,特殊教育也纳入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举办了“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国际论坛”。来自中国、东盟国家以及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韩国、瑞士等特邀伙伴国及“一带一路”等国家,超7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交流周。在各方倾力关怀和关注下,交流周已由单一的教育合作平台,拓展为以教育合作为主体的人文交流平台;由中国-东盟10+1合作,发展为以中国-东盟合作为主线,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1+N(特邀伙伴国)合作模式;交流周活动周期覆盖全年,由在开幕期集中举办活动扩展成为全年不同时段异地冠名举办多项活动,活动主体从上级分配任务为主拓展为项目单位自主申报举办。伴随着交流周的不断成功举办,我省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显著。目前,我省高校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院校30所,留学生国别覆盖72个国家和地区。45所高校与国(境)外15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同时,借助交流周的影响和推动,近三年来,我省先后成功申报国家亚专资、亚合资、澜湄基金、教育援外、春晖计划、“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创新子项目等教育涉外项目27项,得到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交流周平台有力地提升了贵州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二、关于积极融入RCEP合作的情况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东盟10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个对话伙伴国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致力于共同打造一个跨区域、宽领域、高质量的贸易和投资环境。鉴于RCEP的参与方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为主,维护了东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沿用“东盟方式”的合作原则,有必要用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这一对外开放平台,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教育及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

近年来,我们围绕服务贵州抢抓RCEP机遇、积极融入RCEP合作、享受RCEP红利的目标,做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建设,与RCEP国家开展以教育为主的涵盖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等多领域多方位的人文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进一步增强对外人文交流的能力,不断提升贵州在区域内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与RCEP国家人员双向流动,不断充实在RCEP国家的“海外朋友圈”。一是利用交流周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贵州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交流周平台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贵州以及东盟国家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贵州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发挥交流周人文交流功能,为贵州参与RCEP区域合作提供必要的渠道资源和人力支持。二是不断丰富交流周合作内涵。通过数年的探索创新,拓宽了交流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省内各地、各部门建立了交流周平台的协作机制,整合科技、文化旅游、卫健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资源融入到交流周平台,推动各方实现资源共享,在交流周平台上打造了一批具有贵州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文交流品牌,积极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三是不断积累交流周国际合作资源。不断深化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中国-东盟中心等国际组织的交流联系,实现贵州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深度合作,夯实交流周“1(中国)+10(东盟)+N(特邀伙伴国)”机制。RCEP除东盟国家外的成员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都曾作为特邀伙伴国参与交流周,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合作范围。四是不断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拓展与高水平大学合作渠道。推动我省高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外高水平大学签署教育战略合作协议,为我省高校师生提供更多选择。五是数字教育主题更明晰,合作领域迈入新赛道。教育部牵头在交流周平台上成立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联盟,举办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我厅牵头迭代开发上线“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智慧教育综合平台,在数字教育国合作机制建设和搭建平台方面作出了务实成效。

三、针对提案的相关问题

(一)关于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升级为中国-RCEP教育交流周的相关建议。

作为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面向东盟以教育为主题的对外开放平台,教育部对“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品牌和名称有明确指导意见,为了延续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品牌影响力,不建议对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作名称调整。此前,我省于2018年就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拓展更改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周”进行过商议和策划,后经省主要领导组织研究后提出对“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名称不做调整,可以在内涵建设上覆盖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鉴于此,我们建议不对交流周名称进行更改和调整,继续沿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品牌名称。

(二)关于贵州省政府或贵州相关部门争取国家资金予以补贴尽快开通贵阳与RCEP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首都的直飞航班的建议。

根据民航发展基金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国际航线补贴由航空公司向民航局申请,财政部根据民航局的资金分配方案下达预算。建议贵阳与RCEP国家航线开通后,由执飞航空公司积极向民航西南管理局申请国际航线补贴,省财政厅做好资金安排有关工作。

(三)关于对交流周期间莅临的外国嘉宾和省外嘉宾实行旅游景点门票免费政策的建议。

针对重要论坛活动的A级旅游景区的门票免费政策,国有A级旅游景区需要征求A级旅游景区的资产权属关系相应级别人民政府的意见,民营A级旅游景区需要征求景区意见,文化和旅游部门没有职能决定是否可以提供门票优惠政策,由主办单位提出申请,省文化和旅游配合推进落实。

(四)关于尽快开通贵阳与RCEP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首都的直飞航班的建议。

截至6月1日,贵阳机场累计开通贵阳至普吉、曼谷、大阪、澳门、吉隆坡、米兰等国际航线7条,通航城市6个,累计起降航班422架次,旅客吞吐量38566人次,平均客座率71.04%;涉及到东盟国家的航线有:泰国、马来西亚。2024年下半年,贵阳机场在稳定运营已开通航线的基础上:拟优先恢复越南航线航班,有序恢复新加坡、柬埔寨等航线航班,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和全省教育对外开放提供运输保障。

四、下一步打算

(一)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专业型人才。加强与RCEP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与更多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现国际协同创新,提升贵州科技创新开放合作能力;积极推动建设“中国-东盟职业技术应用学院”,培养符合服务中国与东盟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型国际技能人才。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技术本科、硕士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培养高端国际技能人才;统筹规划全省高校非通用语专业设置,加大力度实施好《贵州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办好现有英语、日语、韩语、缅甸语、老挝语、泰语等RCEP国家外语本科专业的同时,争取开设与贵州合作密切的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官方语言学科。

(二)用好各级公派留学项目。依托国家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政府互换奖学金、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等项目以及我省“千人留学计划”,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优秀学生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机构学习研修。加大力度派遣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优秀教师赴国际组织实习,加快培育国际组织人才,为更好地融入国际区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三)强化区域内国别和区域研究,为RCEP合作提供智力支持。鼓励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针对RCEP国家或区域,以及RCEP协定内容等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服务政策制定,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提高咨政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并加强中外智库联合研究,加大研究梯队培养力度,培育核心研究团队和核心研究成果,逐步扩大研究领域和研究区域。开展相关国家和地区营商环境、经贸需求、国际法律、知识产权等研究,为我省对外开放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加强研究成果运用,为我省融入RCEP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四)开展多领域多方位的人文交流活动。实施“千人海外留学计划”“‘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等项目,开展国际青年传统文化学习和体验活动,增进各方青少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我省与东盟秘书处、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中国-东盟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澜湄合作秘书处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贵州与相关国家和区域人文交流资源深度融合。

(五)聚焦大数据产业优势,深化数字教育国际合作。以“中文+大数据”赋能职业教育,搭建与成员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进行课程资源国际化、数字化建设及认证输出,推进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不断探索创新,加速构建职业教育数字资源体系,为全球各国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可持续的中文和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以贵阳贵安为核心区打造信息采集、数据存储、技术开发、语言互译四大支撑体系,探索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枢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算力数据服务。

(六)联合省有关部门,拓展更多国际合作新空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保持与省财政厅、省大数据局、省文化和旅游厅、民航贵州监管局等单位的协同联动,积极支持省有关单位参与到交流平台,利用平台影响力与更多RECP成员国达成友好合作关系,做好教育周期间及RECP成员国对贵州的文旅宣传等。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推动多彩航空推进国际运行资质审定工作,尽快开通东盟国家航线,督导贵州民航各口岸机场开通国际航线,充分发挥贵州民航口岸作用,助力交流周平台升级和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