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409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0-22 11:31 字体:[]

代吉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实施“五双”模式,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职业教育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情况

产教融合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厅会同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贵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创建产教融合发展新平台,开辟产教融合发展新赛道。围绕贵州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分批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开辟产教融合发展新赛道。2023年,黔南州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

二是优化调整专业布局,促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相适应。我省职业院校依据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专业数量做“减法”的同时,提升了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并努力改善生源结构和就业结构。通过专业(群)内涵建设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校企合作走深走实,促使校企共建了一批特色鲜明贴近地方产业的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等资源平台。

三是强化校企合作,拓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渠道。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一批新课程,构建适应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标准建设。学校与企业共建、共管、共用“生产性体验中心”“未来技能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顶岗实习、企业见习、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推进学生实习实训规范化管理。如,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万家灯火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开展多元化协同育人,在校企协同育人双向赋能方面取得突破。

四是调整科研体制机制,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通过打造团队、建设基地,创新了“科教协同”校企合作模式,有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先后与国内6家领先企业和科研单位组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承接瓮开高速开州湖特大桥(千米级)健康监测技术服务项目,迭代更新了复杂环境下山区悬索桥结构损伤判断的关键技术。

二、我省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情况

开放办学是贵州职教提质发展的路径选择。近年来,我厅在坚持“请进来”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组织职业院校“走出去”,促进我省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职业教育国际化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23所高职院校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及东盟等近20余个国家、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在人员研修、产教融合、技能赛项、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合作。

一是构建多层平台扩大交流合作。倾力打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家级人文交流主要平台,积极服务东盟国家职教需求,探索并推动与境外学校和机构联合办学,持续做好中国-东盟交流周学生技能大赛等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二是鼓励我省职业教育招收外国留学生。采取“请进来”的学习方式,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人才的合作与交流,给当地青年人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与优惠政策,为职业教育走出去创造和谐的国际环境。自2011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省首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职业院校以来,截至目前招收留学生资格高职院校已增加至13所。

三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过积极推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千人留学计划”以及专门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项目,选派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赴国(境)外进行短期或长期研修学习,将国内优秀的、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学习能力的管理人才及教师送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促进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是积极推进合作办学。支持学校自主探索开展境外办学,探索企业+学校+国际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益尝试。支持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柬埔寨创建了柬埔寨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支持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成立“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和“中国-东盟幼儿教师发展中心”等。截至目前,我省共有8所高职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7个,5所学校举办的中外办学项目先后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

三、下一步打算

今后,我厅将瞄准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广泛利用海外华人华侨商会、企业家等侨海资源,学习借鉴博导国际集团 “五双”模式经验,促进我省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我省职业院校与日韩及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等,加快我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与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国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发展,助力职业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再次感谢您提出这些富有针对性、政策水平很高的建议。希望您能够继续关注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给我厅提出更多的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