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战线联播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一心二行三品牌”谱写思政育人新篇章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目标,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中心二行动三品牌”的思政育人新路径,在教学、科研、党建、师生成长方面助推学校思政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资源配置持续提升。2023年5月,学院整体搬迁至力行楼,与“红展馆”、仲群楼合围建设“红色小院”。2025年3月获批毕节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联盟成员单位,借助该平台打造贵州省(毕节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红色教学资源库,计划三年内培养“红色名师”100人,建设10个省级思政金课案例平台,打造“红色毕节”教学品牌,成为革命老区文化支撑。教学改革成效显著:8门思政理论课获省级“金课”认定;成功承办贵州省“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毕节集体备课会;教师在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如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国赛优胜奖,2024年思政课教学大比武本科组省赛第二名。科研服务双轮驱动:2021年以来获地厅级及以上课题立项57项,发表论文23篇,出版专著4本。服务地方成果突出,1份研究报告获毕节市委领导批示,1人获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教师团队常态性开展地方理论宣讲。

二行:深化师生实践赋能。提质教师研修。通过组织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于每年暑期开展外出学习培训,不断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养,2021年以来开展了赴上海(嘉兴)、广东、湖南韶山、长沙、赣南、闽西等地的实践研修。重视学生实践。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赴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重庆渣滓洞等地开展专业考察,引导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学识扎实、能够传承红色文化,具有进取奋斗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托“红展馆”开展实践教学,结合《赤水乌蒙红飘带——长征与贵州红色文化》等公选课,推动红色基因融入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红色文化认知度。

三品牌:塑造思政育人标杆。一是打造“红色乌蒙”党建品牌。目前正在推进打造毕节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心、红色教学资源库、思政主题教室——长征精神(含VR)、新时代贵州精神和磅礴乌蒙(毕节试验区精神),并依托“红展馆”、校史馆等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二是扩容教师出彩平台。通过建立教育教学研究、理论宣讲、法律咨询等多元发展渠道,学校连续两届获优秀组织奖,彭雪莲、徐海闻等教师先后获市级思政课教学大赛一等奖,形成“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教师发展生态。三是学生成长成果丰硕。学院获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生在各级竞赛中斩获佳绩:获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本科组国赛二等奖、“建行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贵州省赛铜奖、贵州省高校团支部“微团课”竞赛二三等奖等,考研录取率连续五年位居全校人文社科专业首位。

下一步,学院将打造“红色+思政”育人模式,推动地方红色文化与专业知识同向同行,实现专业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同频共振,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四心四能”磅礴乌蒙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教育厅 承办: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

黔ICP备0900640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92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59号

  • 中国教育督导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