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39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发布时间: 2022-06-14 09:22 字体:[]

中医药管理局

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639号《关于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教高〔2020〕6号)等文件精神,我厅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贵州省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黔教发〔2021〕39号),方案共三章十三节内容,其中第一章明确提出“遵循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我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安排部署:

在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方面,持续完善中医药学科专业结构,支持有关高校加强中医基础类、经典类、临床类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中医疫病防治类学科。重点支持中医学、中药学学科冲击国内一流学科。鼓励贵州中医药大学申报苗医学、苗药学专业。进一步扶持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等契合贵州大健康产业的中医药本科专业。

在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将进一步深化中医药人材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和支持贵州中医药大学构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的优势,弥补院校教育模式单一化的不足,建立适用于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中医专业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创新性和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我厅将支持相关高校增加与中医药相关的理论选修课,拓展西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整合中医基本技能,设置为实践选修课,培养西医学生中医基本技能。同时,鼓励贵州中医药大学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文化知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小学语文、历史、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等课程教材当中已有体现,中医治疗的疗效已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现有中医药学本科专业布点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贵州中医药大学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专业认证。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厅将进一步加强中医学专业建设,加大对中医院人才培养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研究方向,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从中医古籍中寻找创新灵感,并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医药产业链发展。结合课程教材内容,支持高校广泛宣传中医药治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