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1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6-21 14:56 字体:[]

易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启动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我省坚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抓住突出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加强区域协同,定向发力、精准施策,破瓶颈、强弱项,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乡村全科教师队伍建设是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2015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明确,要创新乡村教师培养方式,鼓励县级政府与师范院校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培养“一专多能”乡村教师。2018年,《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优秀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大类培养、主辅修制、双学位等方式,坚持学科素养和专业素质双向强化,培养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的一专多能型小学教师。2021年,《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强师工程”的实施意见》,实施乡村教师“强根”行动,强化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实施好优秀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按规定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

同时,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教师培训项目,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设置乡村学校“一专多能”教师培训项目,结合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紧紧围绕小教全科教师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全科教师“一专多能”的能力,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中心,科学设计培训主题,合理确定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培训的深度融合。同时,推进“三个课堂”在乡村学校的实施,优化课后服务供给,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师生素质素养。近五年以来,已培训乡村“一专多能”骨干教师1000余名。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入实施“强师工程”,鼓励高校和地方政府、学生签订三方协议,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满足乡村教育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