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禹、潘志刚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凯里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统筹解决教师编制的建议
一是编制管理实行总量控制。从全国来看,教师编制不足是一个共性的问题。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13〕9号),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本届政府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全国各地各级事业单位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编制总量必须控制在2012年底数的范围内,因此难以实现在现有编制总量上的突破。二是加强挖潜创新编制管理。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2020年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黔编办发〔2020〕105号),要求各地加强编制内教师队伍的补充,充分挖潜编制,盘活存量,创新管理模式,保障中小学校教师队伍所需。三是中小学编制已全面达标。2021年9月,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关于推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通知》(中编办发〔2021〕169号)要求,省委编办联合省教育厅共同对全省各市县公办中小学在校学生数、核定编制数、编制余缺等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和梳理分析,通过本地挖潜创新、调剂保障多数市县已按国家规定的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于贵阳市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缺口较大,通过挖潜创新、调剂保障仍存在一定缺额的市县,省委编办专门制定了《省级事业编制周转使用池实施方案》,科学统筹一定数量省级事业编制空编“使用权”,用于周转黔东南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并指导各地制定本级事业编制周转使用池方案,核增凯里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687个。目前,通过省、市(州)两级事业编制空编“使用权”周转保障,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按国家基本标准以县为单位保障到位。四是加强中小学编制内教师的招聘。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特岗计划”,创新性实施了地方“特岗计划”,大力招聘特岗教师,2006年实施以来,为我省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128175人,占全省43.81万初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的29.23%。2022年全省拟计划招聘国家级特岗教师6400名,地方特岗教师980名,其中黔东南州计划招聘国家级特岗教师812名(凯里市90名),地方特岗教师35名。另一方面是按照国家充分尊重用人单位自主权的有关要求,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制定招聘条件、程序和要求,面向社会开展公开招聘工作。
二、关于给予辅助教师奖补资金的建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政策和工资标准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组织。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58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106号)有关文件的规定,“实施绩效工资后,各义务教育学校或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政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并严肃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民办学校教师及编外教学辅助人员参照公办学校教师工资执行。
三、设立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建议
我省成立了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经民政等部门审批依法成立的慈善公益组织,自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教育慈善事业。2020年专项对黔东南州捐赠1100万元,助推脱贫攻坚教育保障工作。其中,500万元用于凯里市、榕江县、锦屏县、剑河县、天柱县等5个县(市),帮助农村教学点购置厨房设施设备、教育教学设施、学生床上用品、体育用品等学校急需用品。今年还根据实际情况在部分成立了县级教育专项基金。市县级基金会的成立要由各级政府主导,依法申请审批,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调研,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四、关于创新招聘用人机制的建议
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第十二条规定:招聘计划由用人单位负责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招聘的岗位及条件、招聘的时间、招聘人员的数量、采用的招聘方式等。2020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备案工作的通知》(黔人社通〔2020〕212号),文件直接明确: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全面实行备案管理,各级人社部门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市(州)及县(市、区)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除笔试环节外的面试、考察等其他环节,原则上由用人单位自行开展,用人单位确有困难无法独立完成的,应由其主管部门或同级人社部门指导完成或组织开展。目前国家尚无专门用于招聘本单位编外人员的政策,因社会高度关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我省相关规定,给予聘用编外教师提供公平参加报名考试的机会。
五、关于加强凯里市师资培训的建议
我省坚持以“国培计划”为引领,“省培计划”作示范、市州培训全覆盖的原则,持续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支持力度。2021年“国培计划”分配凯里市名额319名,2022年“国培计划”分配凯里市名额1500名,此外,将凯里市纳入2022年“国培计划”整县推进实施范围,支持开展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
六、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做好教育行业金融服务,为我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支持和结构引导双重功能。灵活运用支小再贷款等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实体企业发展增加可用资金,截至3月末全省支小再贷款余额222.2亿元,同比增长21.2%。二是规范做好义务教育“双减”金融服务,强化校外培训领域信贷管理,配合做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发展。在各项政策支持指导下,截至3月末全省教育行业人民币贷款余额300.95亿元,较年初新增7.81亿元;其中,凯里市教育行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92亿元,较年初新增1371万元。下一步,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将积极采纳代表建议,进一步强化信贷政策“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领域金融服务。一是加强信贷政策引导。通过召开会议、印发信贷政策指引等,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源倾斜,创新产品服务,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教育行业主管部门沟通,收集学前教育相关学校、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名单、以及为学前教育提供服务的重点企业名单,推送至金融机构引导做好融资支持。关于义务教育,国家规定公办学校不能举债和对外担保,不宜出台相应的金融政策。
再次感谢你们提出的富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继续关注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多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设性建议,共同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