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对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4414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发布时间: 2020-07-30 14:25 字体:[]

 省委统战部:

程燕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黔港缔结姊妹学校力度,促进青少年爱国教育可持续推进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势力和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

省教育厅积极引导我省青少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引导我省高校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不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省教育厅在开展好我省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组织我省院校与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交流合作,缔结交流合作协议,加强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合作交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以红色文化助推爱国主义教育。

进一步指导中小学中职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教育教学中,指导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快爱国主义教育教法创新,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增进爱国情感推动各高校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设红色文化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进一步融入红色文化要素,做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在每门课中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科学设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继续用好省委教育工委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宣讲队、大学生青年理论宣讲队三支宣讲队伍,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

二是占领网络课堂主阵地,以新媒体助推爱国主义教育。

依托前期各高校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展馆,指导学校开设专栏专版,形成专题网络教育内容矩阵,不断传播正能量。以“易班”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构建“互联网+大思政”工作格局。进一步发挥易班网络思政工作旗手作用,把“思想引领”融入到“教育教学、文化娱乐、生活服务”之中,用全媒体内容“浸润”、用全媒体语境“熏陶”、用全媒体跟踪、激励大学生思想,做好“互联网+思想引领”,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进高校辅导员博客、思政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及校园微信公共账号建设,建立健全网络评论员队伍,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三是开展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以活动助推爱国主义教育。

指导好各级各类学校按规定升挂国旗重大节日期间,通过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切实增强师生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党日、团日、队日、主题班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强化责任担当,熔炼爱国行动。指导高校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栏》和《爱国主义教育园地》等阵地,并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党团队日重温誓词”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祭扫烈士墓、敬献花篮瞻仰遗物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落实力度。依托“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共享祖国荣光、共抒爱国情怀,切实推动文化育人工程,丰富广大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开展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申报挂牌工作,“基地”将作为新时代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干部职工、教师和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讲好贵州教育故事,重温教育初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阵地,不断掀起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高潮。

四是开展黔港澳教育交流合作,在交流访问中弘扬爱国主义。

省教育厅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有关精神和工作要求,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开放平台和举办不断深化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与港澳间教育的务实合作,积极探索实施贵州与香港、澳门相关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的方式,加强黔港澳青年学生的交往,共同推进双方教育发展。截止2019年6月,贵州与港澳大中小学缔结为姊妹学校17对,34所。

2014以来,港澳有关大中小学和教育机构专家学者、教师及青年学生代表来黔交流访问600余人次。来黔期间,省教育厅在交流访问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介贵州红色文化和民族风情,使港澳师生更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组织访问团到访我省有关高校及机关企业,并深入有关市(州)各大中小学校及教育机构开展教育交流和体验文化活动,参观考察贵州红色文化遗址、大数据中心、民族特色村寨等,让他们通过贵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现状,传递正能量,增进认知与认同,不断壮大爱国爱港青年力量。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大中小学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教育体系,着力通过颂扬先进形象、打造有效载体、营造浓厚氛围、激发爱国情感、利用重要仪式、激励使命担当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从感性到理性、从自在到自为,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同时,在开展好我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省有关工作要求,继续加大贵州宣传力度,利用贵州与港澳的合作交流平台,向港澳各界宣介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州红色文化等,增进港澳各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度,让港澳青年从点点滴滴中了解祖国、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坚决维护一个中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薪火相传、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