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17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发布时间: 2021-09-06 16:07 字体:[]

省商务厅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21〕27号)要求,贵单位会同相关单位共同承办第1171号提案——致公党省委团体提案《关于深化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 促进贵州加快融入对外开放的新发展格局的建议》为共同做好办理工作,现就提案中提出的有关建议作以下答复。

提案提到:建议设立东盟国家小语种人才培养基金,选择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几所高校重点建立东盟国家小语种训练基地,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拓宽其关涉对象国、对象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专业知识,为促进与东盟合作储备更多综合型专才小语种人才缺失,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小语种翻译工作平台仍需要进一步拓展。针对这提案建议,就相关情况对所提建议进行答复。

2019年3月我厅正式发布《贵州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以打造复语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明确了各方职责和工作路径,为我省高校办好外语非通用语专业和课程,培养复语型、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7月,“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外语非通用语科学研究”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非通用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开班仪式邀请了国内9位非通用语领域顶尖专家讲授如何开展外语类学术科研,内容涵盖期刊选择与投稿、学术文献与参考资料、论文摘要与文献综述、应用语料库、外语类学术期刊选题、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等,研修内容系外语非通用语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和水平提升所急需。8月,教育部非通用语教指委针对我省高校当前外语师资的需求积极支持我厅举办了“2019年贵州省高校外语非通用语教师研修班”。

截至目前,教育部批复同意贵州大学新增缅甸语本科专业,贵州民族大学新增泰语本科专业、老挝语本科专业、越南语本科专业,贵州财经大学新增葡萄牙语本科专业,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新增朝鲜语本科专业。贵州财经大学与澳门及葡萄牙里斯本相关院校合作,引进了葡萄牙语教学资深专家教师。贵州民族大学与云南民族大学、老挝相关院校合作,引进了泰语和老挝语师资。贵州大学通过教育部非通用语教指委引进了缅甸语师资。截止目前,全省高校在职的外语非通用语教师有韩语7人、老挝语4人、泰语4人、缅甸语3人、柬埔寨语1人、葡萄牙语1人、德语3人、越南语2人。

2020年,利用省内4所高校5个非通用备案获批的机会,召开全省高校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专业建设推进会,进一步加强外语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提高外语类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通过持续推动外语非通用语学科和教育教学人才,提高我省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专业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在办好现有英语、日语、韩语、缅甸语、老挝语、泰语等外语本科专业基础上,统筹规划全省高校非通用语专业设置,加大力度实施好《贵州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到2028年力争实现贵州高校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和课程基本覆盖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并积极争取开设与贵州合作密切的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官方语言,适应新时期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批外语基本功扎实,且熟知对象国国情与文化,能够从事翻译、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外语专业型人才。资助外语专业师生出国进修,鼓励支持邀请相关国家人员来黔教授外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