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对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4231号专委会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1-09-07 10:12 字体:[]

致公党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发挥“侨”“海”优势 促进贵州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按照《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文件精神,我厅在坚持“请进来”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组织职业院校“走出去”,促进我省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职业教育国际化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23所高职院校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及东盟等近20余个国家、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在校际交流、项目合作、举办学术会议等方面开展了交流合作。

一是构建多层平台扩大交流合作。倾力打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家级人文交流主要平台,积极服务东盟国家职教需求,探索并推动与境外学校和机构联合办学,进一步加大引进东盟国家留学生规模,持续做好中国-东盟交流周学生技能大赛等对外交流合作项目,推进中国-东盟创新产教融合暨亚龙丝路学院办学模式。同时,以项目为抓手,鼓励支持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和“中国-东盟幼儿教师发展中心”等。

二是鼓励我省职业教育招收外国留学生。采取“请进来”的学习方式,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人才的合作与交流,给当地青年人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与优惠政策,为职业教育走出去创造和谐的国际环境。自2011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省首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职业院校以来,截至目前招收留学生资格高职院校已增加至13所。

三是采用“走出去”方式,促进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积极推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千人留学计划”以及专门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项目,选派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赴国(境)外进行短期或长期研修学习,将国内优秀的、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学习能力的管理人才及教师送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促进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是加强职业教育融通,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的通知》,支持学校自主探索开展境外办学,探索企业+学校+国际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益尝试,支持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柬埔寨创建了柬埔寨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截止目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机构1个,走出去境外办学1个,通过两国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促进民心相通,实现共同发展。

五是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升我省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开展国际化办学的实力,我省出台了《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实施中职强基工程、高职双高计划。我厅正积极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出台《贵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暨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3年,建成60所左右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20所左右省级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100个骨干专业(群)、1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贵州省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3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到2027年,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更加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职业教育特色更加突出,在特色教育强省中的品牌地位更加彰显,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更加提升。全省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显著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已完成意见的征求,将适时出台。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文件精神,瞄准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积极发挥侨联、工商联、民主党派等的海外关系纽带作用,广泛利用海外华人华侨商会、企业家等侨海资源,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聚焦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我省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我省职业院校与日韩及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等,加快和扩大我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与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国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