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02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8-01 10:09 字体:[]

民建省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落实“双减”政策 以“五个转向”为核心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委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全覆盖学习教育,夯实立德树人思想根基

一是加强培训。省教育厅通过2021年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工作会、2022年春季学期基础教育相关业务培训会等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聚焦“双减”政策重大意义、“双减”背景下教育理念等方面,加强对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领导、教育管理人员、“双减”具体负责人等人员的系统培训,同时,要求各地参照省教育厅做法开展对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进行全覆盖教育培训。进一步凝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落实“双减”政策的共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让学生回归校园、让教育回归本真”。二是强化指导。2021年8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强化师资保障推动“双减”工作落实的通知》,从增强政治思想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师服务保障等方面,动员、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支持“双减”高质量落实。三是广泛宣传。通过省政府门户网“双减”专栏、贵州教育微信公众号、各地各义务教育学校微信公众号、官网等方式,加强“双减”政策宣传解读。个别地区通过开展局长、校长说“双减”等活动,深化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双减”的认识,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如:遵义市赤水市举办2022年“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校长说德育大赛,六盘水六枝特区开展校长说“双减”成效比赛,毕节市织金县举办聚焦“双减”集团化区域学习共同体小学第三组校长论坛等,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发挥课后服务育人功能

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黔教函〔2021〕158号)等文件,指导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适量的体育锻炼;组织学生开展文艺活动、劳动实践和科普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此外,2022年,省教育厅主动对接省科技厅、省科协、团省委等单位,形成合力,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三、合理减轻非教学负担,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

一是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2021年8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强化师资保障推动“双减”工作落实的通知》,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控制社会事务进校园,不得随意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减少与教育无关的APP、微信公众号投票关注、统计报表填写等,完善优化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考核评价教师,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承担的非教学负担,让教师腾出更多时间、精力研究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课后服务和延时托管服务。二是确保提供课后服务教师的经费补助。根据国家“双减”文件精神,2021年12月,省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关于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后服务费及有关事宜的通知》(黔发改收费〔2021〕909号),明确我省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后服务费最高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学期350元,具体收费标准由各市(州)制定。课后服务费收入主要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当前,各市(州)均已出台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文件。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黔教函〔2021〕158号),指导各地各义务教育学校针对实际直接提供课后服务的教师,学校应根据本校课后服务费收取情况以课时为单位给予一定的补助。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紧密相关的值班和保障人员参照实际提供课后服务教师标准发放补助。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以“双减”改革为重要机遇,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能力水平,切实加强教师关爱,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落实“五育”并举,真正让学生回归校园、让教育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