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25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8-01 10:24 字体:[]

民盟界:

你们提出的《加快提高职业教育适配能力,高效支撑贵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加大宣传职业技术人才“蓝领”工匠精神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特别是2022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法形式提出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要求全社会要弘扬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2020年9月印发了《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文件,2021年12月,我省又联合教育部启动部省共建“技能贵州”文件,都明确要求组织动员省内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省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不断加强宣传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地位,对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重要作用,积极转变成才观念,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思想前提;要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职业教育政策和职业院校师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事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及时总结和宣传各地、各部门、各行业企业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

二、加大职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育,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我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社会重视技能、人人想学技能、处处可教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全力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让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列车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出台《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和措施。2021年12月,我省又联合教育部启动部省共建“技能贵州”。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将职业教育办成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脱贫致富的“直通车”、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促进就业的“增量池”,推动了全省职业教育大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加强”。一是规模发展加强:构建“一体两翼多节点”职业院校空间布局,目前全省职业院校231所,在校生85万人,较“十二五”期间增长13%。其中,高职教育在校生从2012年的13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近45万人,超过省内本科高校在校生规模。投入390余亿元实施中职“百校大战”,建成清镇职教城,聚集19所职业院校,入驻师生13余万人。二是内涵发展加强:全省职业院校专任教师达3.38万人,建成3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3个省级大师工作室。建成国家示范改革中等职业学校19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所,3所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成适应经济发展的57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4个省级骨干专业、27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获奖分别为366项、5700项。与东部深入开展结对,形成“沪遵职教联盟”“广东—贵州职业院校对口支援联盟”等特色成果。三是服务能力加强:面向深度贫困地区每年开办200余个全免费订单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班,招收贫困学生25800人。实现12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打造“贵州喀斯特交通”“三绿一红”黔茶、“贵州朝天椒”“贵州白酒”等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10余万人,高职、中职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分别达90%、94%,中高职毕业生省内就业率由十年前的30%上升到70%。四是社会认可加强。贵州职业教育每年为省内大数据企业平均培养输送2.8万名技术技能人才,为旅游产业输送人才3.1万名。输送交通建设技能人才1.7万名,助推贵州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在贵州茅台集团3万名员工中,6000余人来自职业院校培养输送。“崇尚一技之长”理念初步得到社会认可。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21年12月在全省职业教育大会上,根据省委书记谌贻琴和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的重要批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卢雍政的重要讲话,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代表省教育厅提出全省教育系统将从“四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下功夫抓落实

组织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谌贻琴书记、李炳军省长的重要批示和雍政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领会、准确把握本次大会精神,认清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引导全省教育系统特别是职教系统广大教职工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

二是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上下功夫抓落实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抓好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实施中职“强基”和高职“双高”工程。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支持100所中职学校实施“强基”工程。支持3—5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支持15所高职院校实施贵州“双高”计划。积极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集中力量对未上过学劳动力人员实施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加快提升15至59周岁87万未上过学的劳动力人员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技术水平。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培养德技兼备、育训皆能的工匠之师

三是在细化措施、政策落地上下功夫抓落实

结合“四化”需求,重点支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畜牧兽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4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适用长学制培养的专业领域实施“中-专-本”贯通培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11个高水平省级公共实习实训平台及100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10个覆盖全产业链、辐射区域产业发展的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面向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10大工业产业、10大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等产业领域,培养培训“黔匠”人才,每年定向培养输送8万名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一市(州)一特”“一校一专”的职业教育专业品牌格局。

四是在加强领导、跟踪督办上下功夫抓落实

督促各地各校按照今天大会安排部署,倒排“时间表”,细化“施工图”,将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具体化,拿出实招硬招狠抓落实。

我厅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清镇职教城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技能贵州、服务‘四化’”为目标,以“人人职教、个个就业、家家致富”为重点,以扩容提质为主线,切实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培养出优秀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促进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奋力书写贵州特色职业教育强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我们再次感谢您提出的这些富有针对性,政策水平很高的建议。希望您能够继续关注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给我厅提出更多的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