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贵州省委员会:
您委提出的《关于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我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委对全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省级层面开发“双减”政策APP的建议。一是根据国家“双减”政策和关于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有关要求,2021年,省教育厅印发《贵州省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实施方案》(黔教发〔2021〕12号),对优化作业管理、实施作业公示制度、初中、小学平均书面家庭作业时长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明确学校可探索建立作业管理平台,统筹在平台上发布每日作业;要求教师不得使用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以规范教师布置作业、提高学生自主管理作业能力,减轻家长每天使用手机查看学生作业的负担。二是针对学校老师布置作业过多等违背“双减”政策的情况,2022年1月,省教育厅面向社会公布了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双减”监督举报电话、邮箱,以方便群众及时反映相关线索,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共同监督。三是省级层面开发“双减”APP还需考虑政策支持、经费来源、平台运营的管理和维护、是否向学生家长收取APP服务费、家长使用APP是否会增加经济和精力负担等诸多问题,因此,省级层面还不具备开发“双减”APP的条件。
(二)关于要求教师召开教研活动,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作为作业的建议。为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布置、批改、反馈等方面管理,省教育厅印发《贵州省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实施方案》(黔教发〔2021〕12号),出台《贵州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一是严控作业总量。要求学校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构建以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学科作业协调机制,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以及作业内容、形式和数量。确保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布置作业,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二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要求学校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重要内容,确保作业难度与课程标准一致,提高作业针对性;教研部门开展作业设计的研究、指导与评比等活动。鼓励建立教师试做作业机制,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及适宜情况,杜绝随意布置作业,不得将各种练习册、试卷等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三是优化作业布置内容。要求学校根据学生学力情况,探索布置“基础+拓展、基础+分层、基础+个性”等多种模式的分层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避免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鼓励各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每周无作业日,探索零作业制度,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三)关于组织教师去十八中学习的建议。您委建议组织教师去贵阳市十八中学习,把贵阳十八中的教学管理模式向全市推广,主要是希望加强学校作业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促进更多学校和老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布置适合学生的作业,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在促进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工作经验交流方面,2022年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优秀典型案例的征集活动,共遴选征集了67个作业管理方面的典型案例,印发给各地各义务教育学校学习借鉴,取得了良好成效。“双减”实施以来,省教育厅积极向教育部推荐我省义务教育学校落实“双减”的典型经验做法,已有9个案例在全国推广。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一是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教研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公示、作业批改和反馈等环节,提升作业管理质量、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难度,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继续将“双减”政策、作业管理作为省教育厅“四下基层”调研检查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开学初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进校督导检查必查内容,以督促改,对发现的学生作业量过大、超课程标准布置作业、未开展作业公示等情况,督促学校立即整改。三是持续认真核查处理全国“双减”监测平台、省教育厅门户网、省级“双减”投诉举报信箱、热线电话等渠道群众反映的有关作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线索,对核查属实的线索,严肃处置有关单位或个人,坚决避免违背教育规律、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现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