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410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0-22 11:33 字体:[]

杨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贵州医疗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从“娃娃”抓起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高等医学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甄别人才缺口”的建议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培养输送合格全科医生的主要渠道,将有效提升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对我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8〕21号)、《贵州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方案》(黔发改社会〔2010〕2584号)、《省教育厅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黔教高发〔2015〕172号)、《关于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黔卫健发〔2020〕9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优专项行动,省教育厅与省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本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明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分配我省本科层次免费医学生招录任务为313名(其中贵州医科大学96名,遵义医科大学96名,贵州中医药大学121名),相较2023年增长73%。截至目前,我省2024年313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录取均已完成,后续将陆续开展就业协议书签订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省教育厅联合省委编办、省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人员招录和编制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各职能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强力推进招聘工作落实,协同开展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人员招聘和编制保障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已招录人员编制保障通过考试考察拟录用95人,补录计划专项招聘公开发布岗位需求167个。

二、关于对“升级招生质量”的建议

近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大力推动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贵州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联袂开办临床医学创新班,即“协和班”。五年以来,“协和班”的社会反响越来越好,旨在培养能够胜任临床医疗、医学研究、医疗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医学精英人才,与“南山班”“尚义班”一道成为贵州医学高等教育的知名品牌。2024年,“协和班”迎来了第一届毕业生。截至目前,2019级27名同学已全部完成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其中4名同学被协和录取,48.15%进入国内“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85%被国内重点大学录取。达成了两校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即15%的学生择优选推免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7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辰院士一行到访贵州医科大学,就对口支援贵州医科大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和护理学科建设签订协议。根据对口支援合作协议,每年“协和班”招生32人,充分发挥促进贵州医学教育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贵州医科大学进一步完善《贵州医科大学“协和班”“5+3”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省教育厅也积极协助学校向教育部申请开设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充分发挥“协和班”京黔战略合作优势开展互培工作,本着“校际统筹、院际对接、以强带弱、资源共享、紧密合作、共进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动贵州医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对“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省财政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七大提升工程”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部署要求,认真落实经费保障责任,通过统筹财力加大投入、完善生均拨款政策、优化高校布局调整、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等方式,在省级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始终对贵州医科大学等省内医学类本科高校给予大力支持,为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医疗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统筹财力加大投入。2020—2023年,全省高等教育财政累计投入656.59亿元,年均增幅14.2%;其中省级财政共投入438.84亿元,年均增幅达16.8%,财政投入呈稳步增长态势。2024年截至目前,省级财政安排省属高校资金预算113.23亿元,其中生均财政定额拨款55.79亿元,项目支出57.44亿元。完善生均拨款政策。2016年,在对省属高校实行1.2万元/生/年的生均定额拨款标准的同时,省财政厅充分考虑医学类专业学生培养成本相对较高的实际,按1.4的折算系数计算增加生均经费。2019年,为健全完善生均拨款政策体系,省财政厅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对高校研究生生均定额经费再次进行调整: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按照1.5个、2个本科生当量折算,两类学生原1.2万元/生/年的生均拨款定额分别调整为1.8万元/生/年、2.4万元/生/年,进一步提升财政生均保障水平。2024年省级财政已安排省属高校生均定额拨款经费55.79亿元,较2023年增长7.4%。优化高校布局调整。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财政厅高度重视贵州医科大新校区建设,依据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初步设计项目内容,按照“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厉行节约、满足需求”的原则,认真开展预算评审,按规定做好项目建设资金保障。2021年以来,省财政厅累计安排贵州医科大学布局优化调整专项资金59.03亿元,确保学校新校区如期建成入驻并达到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扩大医学类本科高校学位供给,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打下坚实基础。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贵州医科大学作为我省重点医学类本科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卫生管理等人才的重要基地。2024年,省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贵州医科大学项目支出11.71亿元,在所有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除省属学校布局优化调整资金外,还包括省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科高校提质扩容、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等专项资金1.12亿元,切实帮助贵州医科大学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助力内涵式发展。

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医疗领域人才培养引进工作。2024年安排省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9.75亿元,对我省引进的医疗、科技等领域“百千万”人才,按规定给予奖励激励和团队建设补助等支持。通过购置人才公寓切实保障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着力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医疗领域人才。下达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专项资金3.3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78亿元、省级资金0.53亿元。支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院培训、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为贵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持续聚焦高水平医学人才的供给,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支持学校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强化对我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的研究、咨询和指导,提升我省全科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采取“点对点”的培养方式,帮助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优质医学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的专业、学科和科研能力,提升贵州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贵州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指导,积极组织相关医学院校申报博士、硕士授权点,持续扩大我省高水平医学人才自我供给和储备。

省财政厅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等教育经费保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调整优化经费使用方向,加大经费统筹力度,推动经费使用结构重心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同时,结合高校事业发展实际,会同省教育厅适时优化调整财政生均拨款政策,重点支持高校研究生培养及医学类、理工类学科专业建设,帮助促进医学类本科高校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强化医疗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