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24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9-29 09:17 字体:[]

刘凤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助推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是针对您提出的“探索乡村队伍建设新举措,着力优化乡村教师结构”等建议,根据《省教育厅 省委编办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黔教发〔2022〕20号)文件精神,我厅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省市县三级优秀校长到乡村学校交流,全面提升学校的治理水平。通过三区支教等方式,加大城区优秀年轻教师支教选派力度。

二是针对您提出的“实施乡村教师培训指导全覆盖,着力提升乡村教师教研水平”等建议,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4号)、《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和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治校水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开展实施“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以国家、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薄弱学校为重点,充分发挥承担帮扶培训任务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优质学校和被帮扶学校相对固定的对口帮扶关系,持续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以靶向诊断、精准发力、整体提升为原则,聚焦帮扶学校的发展瓶颈和培训需求,因地制宜、一校一策,细化帮扶培训方案。健全协同发展机制,统筹培训规划、团队组建、项目实施、绩效评价。通过“人员互派、送教上门、联合教研、工作坊研修”等方式开展协同培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互访互派,定期开展线上联合研修与线下协同教研等活动。

三是针对您提出的“建设网络直播课堂和建设名校网络课堂等建议”,网络直播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传播范围广的特点,“网络直播”课堂监管难度较大,教师大范围开展“网络直播”课堂,对于直播中的内容和不良行为等问题,处理不及时;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导致直播效果会严重受影响;监管部门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内容;直播平台数量众多,内容海量,人工审核难以全面覆盖,技术审核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网络直播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如果网络不稳定,会出现卡顿、掉线等问题,影响直播的流畅性和学生的观看体验。所以,教师使用“网络直播”课堂实施的难度较大。“名校网络”课堂是推动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形式,对于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我省部分地区已积极开展双师课堂等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推广普及过程中,面临着设备支撑不足以及对教师素质和配合要求较高等现实困难,导致未能全面铺开。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方面,我们会逐年加大对乡村地区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网络条件和更新教学设备;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建立区域教研共同体等方式,提升乡村教师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为后续推广名校网络课堂创造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