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43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9-29 09:21 字体:[]

代吉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融入产教出海新格局 不断增强我省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教育厅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贵州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平台,持续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

一、推动职教出海新动力,深化品牌活动

省教育厅持续深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一核心平台,推动其内涵升级。依托已立项的16所“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和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的5所高职院校,支持其牵头举办聚焦大数据、大健康、山地旅游、生态农业等贵州特色优势产业的国际论坛、技能赛事和专题展览。加速推进“贵匠工坊”海外布局,将其打造为集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平台,为国际交流合作注入“贵州动能”。例如2018年以来,推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赴老挝、泰国及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建立“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心);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教育体育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司合作共建“黔匠—东盟学院(老挝)”,该校开发的课程标准《诊断学》和双语教学资源《健康评估》被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推广使用;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面向老挝、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开展“HSK辅导+电商技能”培训等。

二、完善职教出海新机制,优化保障体系

在教育部指导下,完善我省职教出海顶层设计。省教育厅积极协同商务、外事、财政等部门,分区域如东南亚、中亚、非洲等,推动建立“职教出海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政策、项目、人才、企业需求等信息资源。探索设立奖励机制,对取得显著国际成效的院校给予支持。优化政策环境,研究制定支持职业院校海外办学、参与国际项目、获取国际认证的配套优惠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优化因公出访便利化条件。2021年,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职业教育东盟国际交流论坛,举办中国—东盟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立中国—东盟“赛教融合”国际合作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3至5所贵州职业院校进入“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职教出海新标准,接轨国际体系

省教育厅将积极牵头组织,基于“贵匠工坊”等项目的实践经验,研究制定国际职业教育相关标准及相关职业能力评估与认证衔接标准。大力支持和指导职业院校、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及认证认可体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职业教育国际标准“贵州方案”。2025年将围绕老挝、柬埔寨、泰国、印尼等“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举办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匠工坊”启动仪式,聚焦贵州高校在桥梁工程、交通轨道、大数据及种植养殖等优势专业学科,全力推动具备条件的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赴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办“贵匠工坊”,以举办“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为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等“一带一路”国家培养精通中文,掌握技能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四、开辟职教出海新路径,推动模式新升级

积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合作形式,进一步加强输出办学标准、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技术服务标准。加强“贵匠工坊”“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品牌项目的融通互鉴,支持省内院校与海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项目,实现海外布局的“有序、优质、可持续”。重点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深度,通过联合科研、共同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制定行业培训行动指南等方式,确保合作项目的质量和长效性。

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深度融入国家“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建设布局。支持我省院校,依托自身优势,借鉴成功经验,在“贵匠工坊”基础上,打造具有鲜明贵州特色和较高辨识度的国际品牌。支持职业院校与优质合作方捆绑出海,推广“中文+职业技能”的“贵匠”培养模式。争取将“贵匠工坊”及特色项目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库,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资源获取能力。

五、打造职教出海新队伍,赋能师资新生力

省教育厅将协调资源,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师资培养。通过海外访学、专题培训、参与国际项目实践等方式,大幅提升教师的国际化素养、双语教学能力和国际项目运营能力。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教师赴海外研修和实践,为其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在“贵匠工坊”等项目中,加强合作伙伴共同培养本土化师资,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影响力的本地生根。

六、凝聚职教出海新合力,强化部门协同   

加强与外事、财政、商务等部门的常态化联动机制,在政策、外事资源、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形成合力。特别是利用好外事部门整合的友城资源和中非、中国—中亚等多边机制平台。推动建立“职教出海”监督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政策措施落实、项目执行效果、资金使用效益等进行科学评估,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构建起以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的职教出海新生态。

七、下步工作计划

您的建议很有启发性,我厅将认真研究吸收。下步,我厅将以职业教育“技能贵州”行动计划为总揽,以已取得的国际交流合作成果(14所高职院校分别在东南亚、南亚、中美洲等地区建立海外合作项目19个,累计立项建设16所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5所高职院校先后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特色项目)和正在大力推进的“贵匠工坊”建设为基础,用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资源,积极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积极联动省外办、省中华职教社、省内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共同搭建资源平台,推动职教出海。持续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支持职业院校在海外开展“贵匠工坊”建设工作,用3—5年的时间建设一批“贵匠工坊”,合作落地一批技术、产品、服务项目,建立“贵匠工坊”办学运行机制及人才培养体系,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国际合作样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贵州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国家职教出海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