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44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9-29 09:24 字体:[]

龙安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运用教育惩戒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全面统筹部署。2022年2月省教育厅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基本要求》,要求各地各校加强校纪校规及教育惩戒管理,明确规定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依法合理行使教育惩戒权。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使用侮辱性、讽刺性语言批评学生,严禁冷暴力漠视学生。2022年3月省教育厅开展《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落实情况专项摸排,指导推进教育惩戒规范化落实。2022年5月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溺水心理健康和教育惩戒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各中小学校按照《规则》要求,制定实施教育惩戒的工作细则以及相关的校规校纪,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办法。按照清晰明确、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要求,对学校现有校规校纪进行全面自查,与《规则》相冲突的立即废止,有不规范的地方进行修改完善。2024年12月以来,结合我省实施未成年人保护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护苗行动”,指导各地各中小学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惩戒,加大校纪校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校纪校规意识。

二是按程序规范实施惩戒。指导各地各中小学校按《规则》要求建立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组织机构、校规校纪执行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健全教育惩戒实施和监管、救济的工作机制。注重多方协作,充分发挥学生家长代表、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在教育惩戒活动中的参与、监督作用,形成育人合力。注重实施教育惩戒的程序正当性,注重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原则,注重育人效果,坚持育人为本,切实达到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增强自律、改过向上的目的。要求各中小学在实施严重教育惩戒和给予纪律处分时,应充分关注被教育惩戒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并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学生或者家长申请听证的,学校应当组织听证。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各地各中小学充分利用教职工大会、理论学习、师德教育、教师培训、校本研修等方式以及新媒体平台开展《规则》学习培训,通过专家辅导、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对《规则》法治精神、教育原则、执行方法的解读,帮助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工作要求,提高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和依法治理水平,使广大教师对教育惩戒会用善用、敢用真用。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积极向家长宣传解读学校校纪校规和教育惩戒有关要求,争取广大家长支持和理解,推进家校协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202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黔府办函〔2024〕22号),对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加快构建学校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作出工作要求。推进“6个100%”工作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心理健康课程开课率100%、心理辅导室建有率94.32%、市级指导中心建成数100%、心理监测平台建有数100%、专兼职教研员配备率100%、专兼职教师配备率100%。遴选贵州省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家队伍,出台《贵州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实施基本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指导。“订单式”共同开发各学段学生及家长巡回宣讲课程资源包,开展全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巡回宣讲。印发《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对全省心理健康工作专干进行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培训。开展“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5.25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等系列活动,推进“双减”提质增效,开展生涯教育、生命教育“双生”教育,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五是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2023年10月,省教育厅等十三部门出台《贵州省贯彻落实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若干措施》,推动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2023年、2024年共举办4期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骨干教师培训班,指导市、县、校开展培训,培育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骨干和种子教师,发挥学校在“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印制《家校沟通100问》,引导帮助家长、学校和社会正确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拍摄并出品《好好说话、好好吃饭》《走进阳光 走进健康》等校家社协同育人短视频,以“贵州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为主渠道进行宣传,在全国范围内转发、点赞2200万人次以上。推动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立相关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系统推进校纪校规规范化工作,抓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落地落实。一是进一步完善校纪校规。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推动校纪校规进一步科学化、法治化、人性化,确保中小学管理规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指导学校在校内显著位置张贴校纪校规,通过班会、家长学校、社区宣讲等方式,加强校家社协同合作,普及校纪校规理念,维护良好教育教学秩序。三是进一步强化落实。指导学校持续对校纪校规进行合法性自查,遇法律法规修订时及时同步调整。